數術、物理、化學?
汴梁高中?
在向商人道謝之后,蘇家父子三人把這幾個信息牢牢記下。
特別是蘇軾和蘇轍。
這些年由于蘇家變故,先是蘇洵考中進士,帶著他們去了廣寧監。
接著蘇老太爺病逝,蘇洵不得已回家守孝。
然后又是與程家糾葛,蘇軾兄弟常年待在家中,由父母教學讀書,卻是根本沒有去過學校。
主要也是蘇洵考中進士后就不怎么關注科舉,再加上常年宅在家里,消息封閉,自然也就不知道近些年科舉當中理科的占比越來越多。
如今出來之后,見識到了新時代的變化,自然也就要慢慢接受它們的存在。
否則兩個兒子考不上,那就糟糕了。
至于蘇軾和蘇轍兩兄弟,他們對商人說的理科充滿了好奇。
這轟隆隆的火車,能發亮的電燈,以及能遠程通信的電線,都讓他們充滿了新奇感。
特別是在看到遠處隆隆駛來的火車時,心中已是滿滿地探索精神。
“嗚嗚嗚嗚。”
過了十多分鐘,隨著汽笛聲響起,火車總算是到站。
不過卻不是眼下出發。
車輛還需要重新加水、加煤炭、下乘客。
直到過了四十多分鐘,從蘇軾他們進站足足一個多小時,他們才總算是登上了火車。
第一次坐火車,蘇家兄弟無比好奇,上了火車,看到的是一排排座椅,每位乘客都提著行李,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放上行李架坐下。
很多人顯然是老乘客,都擺上了書本——這一趟行程總共是380公里,約8個多小時,自然需要準備好打發時間的東西。
蘇家五口人帶的行李不多,主要是幾身衣服——蘇洵說帶太多東西不方便,到汴梁再買就是了。
把行李放在了行李架后,幾個人就坐到了位置上,剛好一排五個人。
蘇洵父子三人坐在一起,蘇軾剛好是在窗口上,他好奇地摸索著透明的厚玻璃,這在他的家鄉眉州還沒有出現。
而且火車的窗子是可以打開的,上一位乘客沒有關窗,蘇軾把頭探了出去,正好火車開始預熱。
“嗚嗚嗚嗚嗚!”
煙囪冒出滾滾白煙,上午陽光并不熾烈,蘇軾卻好像看到了彩虹。
他不知道火車是怎么運行的,煙囪為什么冒出煙來。
但他知道。
自己這一趟去汴梁,不僅要去見見自己心中崇拜的魯迅先生,也一定要去看看這物理之道,到底是什么。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