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還是那句話,儒家需要的是一個正確的規范,要樹立正確的思想,就絕對不能出現那些曲解儒家的歪理邪說。”
趙駿說道:“所以我打算成立一個文化部,宣傳和保護我們的傳統美德文化,并且甄別那些壞的文化,從學校的課本,市面上流傳的書籍當中剔除糟粕文化,我認為明允應該是能夠甄別出哪些文化內容是有害的,哪些文化內容是有益的,因而決定讓你去擔這個梁子,明允你有沒有信心?”
文化部?
蘇洵先是一愣,隨后又驚又喜,站起來道:“下官必定不負知院所托。”
“嗯。”
趙駿點點頭道:“放心大膽地去干吧,現在市面上的書籍良莠不齊,各種亂七八糟的思想充斥,宣傳愚孝、壓迫、剝削思想的比比皆是,教育部編的全國中小學教材當中,很多都是采用的一些古代文章,里面就很可能有一些不好的內容,我希望你們與教育部那邊好好合作,務必要為大宋下一代的學生,樹立好正確的思想觀念。”
“是。”
蘇洵站直了身體,洪亮地應下。
就連蘇渙看向蘇洵的眼神,都露出一抹羨慕。
他是天圣二年的進士,二十四歲就考中,與現在的宰相曾公亮是同榜,雖然年齡跟富弼、文彥博、韓琦他們差不多,可資歷卻比這些人還老。
就因為之前在官場上沒有人提攜,所以之前都只是在縣令、知州范疇上下浮動,宦海浮沉了快三十年都沒有當上高級大員。
如今好不容易等來了知院,也慢慢爬到了眼下的位置,結果自己這弟弟,康定元年才考中,資歷比自己足足少了十六年,現在卻幸運地要與自己同級了。
畢竟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文化部大抵是個三級部門,主官應該是正四品級別。
而蘇洵之前不過是從五品知州,并且中間還有五年的資歷空白,這就意味著他當官時間攏共不過七年,升遷速度,即便是親兄弟也得羨慕。
“當然,你這次升遷,屬于違規的越級升遷,在官場上本來是不符合的,不過我這個人只看才能,不看資歷。”
趙駿最后叮囑道:“用你是信任伱,希望你也別讓我失望,接下來的十年時間,好好在文化部的位置上干,務必要讓大宋的道德風氣煥然一新,不能說遍地君子,但德教一定要做到位,知道嗎?”
“下官明白。”
蘇洵心中一凜,他知道知院這次違規提拔他,是希望他能夠把文化部的重擔挑起來,因此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多重。
而且趙駿也明說了。
這次違規提拔之后,未來十年他就在文化部干下去,應該是直接做兩屆。
一來是熬資歷,像蘇渙他們這些資歷老的,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干五年,然后繼續往上升遷,下一屆楊察楊告他們進政制院。而蘇渙、陳希亮這一批資歷老點的可以提拔進一級部門做主官,王安石李孝基等資歷差一點的去二級部門,再過十多年大抵就能進政制院。
至于他蘇渙,中間缺了五年,又這么提拔,自然不可能再這么往上升,在文化部熬熬資歷自然就是首選。
二來趙駿給他十年時間,就是要讓大宋風氣煥然一新。
如果十年都不能矯正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為下一代樹立好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那他這個文化部尚書也就別做了,升遷自然也就別想了。
所以在文化部,不僅是安排,同時也是考驗。
考驗蘇洵有沒有這個能力做到趙駿的要求。
關乎未來前途,讓蘇洵才剛感受到的升官喜悅,一下子蕩然無存,只剩下一股壓力。
“嗯,坐吧。”
趙駿擺擺手。
“是。”
蘇洵又坐了下來。
“你們就是蘇軾、蘇轍兄弟吧。”
叮囑了蘇洵之后,趙駿的目光又看向了蘇軾二人。
“是,知院。”
蘇軾二人也連忙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