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側保護章有為的都頭怒道:“這幫人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里,若是進去還不知道遭遇什么羞辱,吹號角吧!我們人雖少,但屠了這城足夠了!”
“不急!”
章有為沉聲道:“所謂師出有名,大食離大宋還是過于遙遠,海軍遠征要數月之久,沿途還缺乏補給。陸軍前往西域,亦要長年累月,更何論從西域打到這邊來,打起來是下策,一旦開戰,如果不能滅了塞爾柱國,則勢必會讓他們把整個大食與大宋之間的貿易中斷,這里面干系太大,不能輕舉妄動。”
“額是”
都頭遲疑,最終還是咽下了這口氣。
他不知道里面情況,章有為作為精挑細選的外交部精英,自然清楚其中的關鍵所在。
大宋武力確實強大,強大到即便是目前整個世界所有國家加起來,即便他們擁有接近千萬級別的軍隊,或許都已經不是大宋的對手。
畢竟現在大宋有六十萬大軍,而且都配備的是硝化纖維無煙火藥步槍,射速和威力比以前的黑火藥槍械更大。
甚至據說知院已經下令,讓物理學院那邊對可以連續射擊的槍械進行研究。比如用發射時造成的推力為能源,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的設計。
上千萬冷兵器士兵對戰六十萬擁有大量步槍、大炮的熱武器士兵,結果可想而知,死路一條。
但還是那個問題。
大宋離中東地區實在是太遠,長途跋涉,沿途補給和后勤根本沒法保障。
或許學一學八國聯軍,派個幾萬槍兵遠程來騷擾一波,甚至沖入塞爾柱帝國首都,把人家首都攻破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可之后呢?
沒有糧草保障,他們根本無法在當地駐軍,也無法追擊塞爾柱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騎馬逃跑。
最后宋軍還是只能回去。
然后塞爾柱人卷土重來,斷絕了中西方商貿,受傷的還是大宋。
因此打仗確實是下策,除非大宋能夠與當地其它國家打好關系,并且組建當地聯軍,宋軍再派些人過來幫他們滅了塞爾柱帝國,扶持當地勢力。
不然的話,最好輕易不能開啟戰火。
而這就是目前章有為他們要做的事情,如果塞爾柱人能夠談的話就最好,繼續保持貿易,大宋也就無需要再浪費人力物力做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知院說了。
大宋現在,只愛錢。
“總督要見你們,你們誰是使者?”
過了一會兒,進去匯報的人出來,把情況給守門的將領說,將領呼喝著詢問。
城主又用波斯語把話講給翻譯,翻譯又說給章有為。
與對方交流太費勁了。
塞爾柱人說的是突厥語,他們攻下來的地方又是后世伊朗和阿富汗地區,說的是波斯語和阿拉伯語。
而這位城主熟知波斯語、阿拉伯語,又學習了突厥語,這才能被扶持當上城主。
現在就只能依靠翻譯與城主交流,再與對方溝通。
中間多了一層,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么變故。
比如這位城主在翻譯突厥語的時候,完全可以胡說八道,反正就連他的波斯同胞都不知道他在說些什么東西。
“我是。”
章有為聽到翻譯的話,站了出來。
“你跟我走,你的人都只能在外面,你一個人跟我去。”
將領說道。
“他們也是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