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來到大宋之后,會由禮部的人教他們一系列入鄉隨俗之后的禮制。
包括面見大宋高官的時候,主要行禮方式應該為握手禮,或者拱手禮都可。而在慶典活動面見皇帝的時候,就應該換成自己國家的禮儀。
當然。
有些國家的禮儀肯定不行,比如親趙禎的手或者額頭這種禮就算了,沒有那種離遠了點的禮節,也可以換成大宋的拱手禮。
這也是為什么外交事務會有禮部人員參與的主要緣故。
如果外交不對等,禮儀規格制度沒有嚴格遵守的話,無疑是一種國家之間的無禮行為,很容易造成外交事故。
朱羅國的使者這一路上來已經完完全全看到了大宋的強盛,別的不說,光他們船隊進廣州港時,當地為了迎接他們放的禮炮,就足夠把他嚇一跳了。
因而見到趙駿等人之后,握起手來都是上半身子向前傾著,接近鞠躬式的握手,態度也十分尊敬。
“尊敬的知院,大宋讓我感覺到雄偉和遼闊,我真想多待在這里一些時日。”
朱羅國使者恭敬地說道。
“好,歡迎。”
聽了翻譯的話,趙駿笑著拍了拍他的手背,態度謙虛而又溫和。
開玩笑。
這些可都是大金主,未來大宋要做世界工廠,甚至可能以后要給他們做戰后重建工作,給他們貸款,源源不斷地與他們貿易,那態度怎么能差呢?
“知院,這位是遮婁其王朝的使者德拉納特。”
“你好。”
“尊敬的知院,大宋的強盛令人覺得偉大,我也希望能多多在這里待些日子。”
“多謝夸獎。”
“知院,這位是伽色尼王朝的使者.”
譚文學、章有為等人一個個介紹,對這些大使的名字和來自哪個國家都記得清清楚楚,展現出了極強的業務能力。
甚至趙駿都快忘記前面幾個是來自哪些國家的了。
畢竟這里很多國家都來自印度半島、中東地區、非洲北部以及歐洲中部。
有白人、黑人、黃人,有些國家與鄰國同來,人種和名字甚至還有相近的,短時間內實在是難以分辨。
不過趙駿他們作為大宋宰相也沒有義務去記對方來自哪個國家,見個面稍微談談即可。
等好不容易介紹完,那都快過去半個時辰。
趙駿這才笑道:“我代表大宋,歡迎諸位的到來,大宋皇帝陛下已經在長慶宮為大家準備了宴席,請大家與我一同前去。”
說著一幫外交部和禮部的官員簇擁上來,每個使者身邊幾乎都有一名官員陪同,與他們聊天說話,也不失禮節。
隨后在他們的帶領下,諸多使者與翻譯浩浩蕩蕩地出了火車站,坐上了朝廷安排的馬車,往城里而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