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聽到晏殊的話,趙駿翻了翻公文,說道:“穩扎穩打,追求效率,鋼鐵產業發展過快不好,產能太多,市場一時間吃不下,大量的廢棄鋼材就只能囤積著生銹。過慢也不行,到處都要鋼鐵建設,造成鋼鐵價格大漲,影響民生和朝廷的建設速度。現在這樣就最好,剛好能滿足效率。不過我認為從明年開始,就要再次擴大產能規模,從一千萬噸級別,暴漲到至少五千萬噸級以上才行。”
“這么快?”
晏殊驚訝。
慶歷十一年的時候產能才二百萬噸,去年到五百萬噸就已經是翻了2.5倍。
今年翻2.5倍那差不多就是1200多萬噸,結果到明年居然要達到5000萬噸以上,這是直接要翻4倍的節奏啊。
“嗯。”
趙駿點點頭道:“每年翻一倍的發展速度是因為以前大宋的國力發展和gdp增速就這么大,翻太多沒意義。但從今年開始,咱們的增速要爆發性增長了,自然要跟上節奏才行。”
“是了,以前咱們雖然跟各個國家做生意,但生意規模有大有小,而且缺少官方推動,我們的影響力最多也就輻射到東亞,太遠了就不行。”
晏殊雖然老,但卻還沒有糊涂,迅速明白了原因,笑道:“今年開始就是全世界各國官府大力與我們推動貿易,就相當于我們拿下了整個全球市場,這增速確實要迅速增長了。”
別看現在全球人口不多,市場規模不大。可一來出口國就只有一個,二來人口少自然資源卻非常多。
這就意味著全球范圍內,大宋一個工業出口國,面對的是全球無數個資源型導向出口,不是狼多肉少,而是狼就一條,羊卻漫山遍野都是,不吃撐才怪。
“所以我們得未雨綢繆啊。”
趙駿笑了笑,把晏殊拿過來的公文看完,沒什么問題就批示同意。
很快富弼也把公務處理完,交到了趙駿這兒。
他說道:“知院,今天兵部、開封府、大理寺的事情不多,不過今天早上有一份公文送到了兵部,知院或許可以看看。”
說著他把最上面的那份公文點了點。
趙駿好奇地打開,就看到里面是皇城司的一則密報。
一般來說,皇城司的劄子都不是交到兵部,而是交到皇城司知司,最后在轉交到趙駿這兒。
不過由于皇城司的特殊性,太過依賴未免就是特務治國,因而除非是特別大的事情,否則基本上都是撿一些要事下午下班后拿回家看。
雖然可能會導致消息略微延后,但無關痛癢的事情延后也就沒什么所謂,只要保證大事他第一時間知道就行。
而能夠轉交給兵部的,就只有關于軍事方面的情報。
因為兵部的職能現在慢慢趨向于后世國防部職能,往往要研究敵國的關系和國防大事,那自然要第一時間關注軍事。
“完顏烏古乃叛亂,已經攻下長春州,威逼臨潢府。”
趙駿看著手中這份情報,瞇起眼睛道:“有點意思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