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趙駿不是不想收復東北,而是為了國家利益考慮,先讓遼國存在,讓它變成一個資源出口國家,壯大大宋的工業化進程。
等到將來大宋的工業能力跟進一步,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能直接北上滅遼,拿下大片領土。
而這個過程趙駿預計最多二三十年吧。
奈何遼國不給力。
即便這其實也在他預料之內,卻也沒有想到遼國倒的太快了。
這個時候大宋接受,可不是一件好事。
但放任遼國被滅亡,然后女真人在北方建立一個金國,同樣不是一件好事。
兩害取其輕,至少總比一個新興國家出現強得多。
“說真的,我都想幫遼國了。”
趙駿苦笑道:“從后世民族大義的角度上來說,那肯定是要立即收復。我也之前說過,想中華秋葉海棠一統。但我坐在這個位置上,就得考慮國家利益,國家利益至上,哪怕先放任遼國存在,還有東北沒有被收復回來也沒關系,利于我們中華漢人,利于中華民族才是最好的事情,可惜啊”
說著他搖搖頭。
幫助遼國也意義不大,遼國腐化的太快,這次幫完恐怕又是接踵而至,永遠都不會停。
他是希望留著遼國從遼國那攫取利益,而不是在遼國那出人出力。
所以幫遼國也是一個錯誤的選項。
總得來說。
現在北方的局勢就是這樣。
那里沒有漢人,空有土地,拿過來也不能利用。
反而會造成大宋需要花比較大的代價去治理,甚至還可能會有女真部落叛亂,花時間精力去平叛,吃力不討好。
但現在遼國馬上就要轟然倒下,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先不談會不會與大宋和睦相處,繼續保持之前的貿易關系,就算保持,那也不行。
一個新興的國家軍隊還沒有腐朽,戰斗力還是比較彪悍,一旦他們繼承了遼國的火器,哪怕是落后的火器,也可能會造成邊境摩擦,給大宋帶來一定傷害。
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還不如先下手為強,將金國扼殺于萌芽之中,讓女真部落重新回到部落狀態,納入大宋的統治。
“你的意思是,出兵?”
范仲淹試探性問道。
“出兵吧。”
趙駿撇撇嘴:“勒令,陳兵邊境,把遼國和女真一起滅了。”
“你們怎么看?”
范仲淹又看向其余宰相。
普通的事情趙駿一言堂就能辦,但出兵不僅僅需要趙禎首肯,諸多宰相也都必須慎重。
所以大家還是要具體商量,都同意的話,那基本上就再到趙禎那決斷。
不過說是這么說,實際上政制院大家都決定了的事情,趙禎那邊就不會再否決,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政制院所有宰相同意,那就代表了大宋帝國的意志。
“我覺得確實如知院所說,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不出兵的話,眼睜睜地就看著遼國被女真人覆滅,再建一個金國出來就不好了。”
“是了,這金國可不是什么好東西,破汴梁擄二帝,如今若不是知院的話,恐怕歷史又會重蹈覆轍。”
“那就陳兵邊境,準備出兵吧。不過是不是需要一個理由?如果不戰而宣的話,會不會讓周邊國家覺得我大宋無故入侵它國,而心生恐懼呢?”
“嗯,我堂堂中華,王道服人,確實要以有名之師,而討伐無名之亂。這大義名分還是得握在手里,不如說我們有個士兵在邊境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