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三月中旬才離開。
之后兜兜轉轉,從廣州坐火車北上至漢口,再坐船往東前往浙江。
先去了杭州,視察了當地與高麗、日本等國外貿情況,了解了當地的產業特色,深入調研了宋日關系和民間貿易往來的形式。
到四月份,趙禎才坐火車回汴梁,不過并沒有回去,而是路過汴梁,北上至燕云之地,深情地凝視著這片大宋曾經失去上百年之久,如今回歸不過七八年的故土。
他來了新修好的北平城,也去了唐山鋼鐵廠了解當地的鋼鐵產業,之后出山海關至遼東,慰問了當地駐守的軍隊。
等這一切行程結束,時間也基本上來到了五月份,中途還去了一趟武安鋼鐵廠,視察了當地的鋼鐵生產以及周邊配套廠情況,趙禎這才坐火車返回汴梁。
從二月初到五月下旬,趙禎這次出行花了大概三個半月的時間,足跡遍布北平、長安、成都、廣州、江浙、淮南等大片區域。
基本上全國主要城市都去了一趟,也讓趙禎迅速積累出不少有用的知識。
其實他的知識面很廣,但都是理論知識,僅存于似是而非當中,沒有親眼看過,也沒有認真調查,因此以前的趙禎一直屬于理論派。
現在至少已經實踐,雖然效果不一定特別好,因為他看到的往往都是城市中產,真正的底層很少能夠出現在他面前。
但即便是這樣也已經不錯了,對于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來說,有一定進步,總比固步自封強得太多。
慶歷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趙禎回到了他忠誠的汴梁。
正值盛夏,氣溫升高,汴梁最近幾天持續保持在30度左右,談不上太熱,但白天也絕對讓人很不舒服。
下午崇政殿內,風聲呼呼地響動,加上周圍放置的冰塊,讓吹來的風勉強帶來一絲寒意。
一行人早上回到了汴梁,趙禎帶著曹皇后跟兩個女兒去了后宮,趙駿則回家了一趟,兩個家庭都要稍微休整一下,洗個澡,去去身上的風塵。
直到下午的時候,等宰相們辦完了公,這才在崇政殿集合。
一來是聊聊這段時間他們離京之后,朝廷的重大事情。二來也是談談這次趙禎離京后的收獲,也算是讓宰相們增長見聞。
“到現在才知道為什么大孫一定要下基層去看看,這一路上的經歷,讓朕受益匪淺啊。”
趙禎等眾人坐下,自己坐在桌案后面,感嘆著說道。
晏殊好奇道:“這一趟官家有何收獲?”
趙禎嘆道:“以前只知道民間疾苦,卻不知道民間為何疾苦。如今親眼所見,看到過百姓貧困,看到他們的家庭遭遇,有些身患殘疾,有些疾病纏身,有些被地主當牛做馬,有些曾經連一條褲子都沒有,吃不飽飯以至于面黃肌瘦是常態,縱使被那些權貴打死亦都只是如草芥般毫無尊嚴,這樣的親身經歷,朕才明白很多事情,回到京之后,亦是恍如隔世啊。”
趙駿笑了笑。
趙禎一路上的經歷他又何嘗沒有經歷。
但跟當年兩次出巡天下比起來,這一趟不過是小兒科,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年大宋的民間疾苦具有普遍性,即朝廷高額的苛捐雜稅加上地主官僚壓迫,讓大多數百姓苦不堪言,掙扎在生死的邊緣。
而如今趙駿已經除掉了好幾座壓在百姓頭上的大山,從普遍性的角度上來說,九成九以上的人都擺脫了饑餓困擾。
剩下的,就是疾病、意外、貧困等等原因,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疾病。
因為貧困家庭只要還有男丁,在目前整個大宋社會都處于全面基建的時代,有男丁就意味著勞動力,可以干活養家,不至于讓家庭饑餓。
但如果發生了疾病或者意外,家里的頂梁柱沒了,或者家里的大部分財富資源都要用于治療疾病,就會拖垮整個家庭。
所以現在趙禎看到的大宋,已經是比以前好了十倍不止的大宋,可即便如此,亦是讓人感受頗深。
相比于他們錦衣玉食,大部分百姓還只是處于吃飽飯的階段,這樣的落差,讓每一個能夠深層次看待問題的人都能夠清楚到階級差異以及為什么古代老有人造反的緣故。
“官家能夠有這樣的認知,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如此就更應該愛民如子,寬以仁政。”
范仲淹立即說道:“今天的大宋來之不易,切莫因如今大宋富裕,百姓生活日益安康而耽于享樂,可以放情縱欲。如果是這般想,國家才會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