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們的升遷或降任都在太平公主的一句話之間決定,而那些通過太平公主的推薦獲得要職的士人更是不計其數。”
“太平公主的財產,包括田地和園林遍布于長安城郊和其他地方。”
“她的珍寶和器物收購的足跡遍及嶺南和巴蜀地區,為她收購珍品,派運物品的人絡繹不絕。”
“此外,太平公主在日常生活中也處處模仿宮廷的排場。”
“在衣著、食品或住房方面,都展現出皇家的奢華和氣派。”
“李旦上位后,李隆基因有功被封為太子。”
“起初,太平公主并未太在意太子李隆基,認為他還很年輕,沒有成熟的能力。”
“但是不久之后,太平公主認為李隆基比較睿智沉著,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勢。”
“因此,太平公主開始打算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讓自己能夠長期保住現有的權勢地位。”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太平公主屢次散布流言。”
“聲稱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長子,不應被立為太子。”
“公元710年,李旦頒下制書曉諭,警告天下臣民不要聽信任何的流言蜚語。”
“而太平公主在這個時候卻經常派人去監視李隆基的所作所為,即使是一些細微之事也要報告給李旦。”
“此外,太平公主還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很多她的耳目,這讓李隆基感到十分不安。”
王安石:在權力面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從合作走向反目是早已注定的。
世人皆知唐朝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從自己親生兒子手里奪來了權力。
對待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也是傾盡全力培養,希望女兒能夠和自己一樣。
卻沒想到自己去世以后,皇位還是回到了李氏家族的手里。
這一切都是因為李隆基,這個太平公主的親侄子。
當初唐中宗李顯退位以后,李顯的皇后韋氏并沒有離開李顯。
反而是不離不棄,毅然決然的陪同丈夫度過了那段艱難歲月。
終于等到了李顯稱帝,但是韋氏并不滿足于繼續做皇后。
看到了自己的婆婆武則天的所作所為,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武則天第二。
加上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也整天迷戀權力,想讓父皇廢黜皇太子,立自己做皇太女。
李顯本就是個懦弱的人,即使妻子和女兒對自己的權力表現出了強烈的欲望,甚至想讓自己消失。
他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做什么也沒看見。
韋氏母女將手慢慢伸到了朝堂內外,感受到了權力的美妙滋味。
知道李顯才是她們稱帝的最大阻礙,竟然下毒殺死了李顯。
韋氏以為李氏子孫會依舊和武則天時期忍氣吞聲,不敢吭氣。
卻沒想到,這也侵犯了太平公主的利益。
李隆基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和太平公主合作,想要一起扳倒韋氏。
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旦權力給到了韋氏,未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肯定再也進不了權力中樞。
兩人都是聰明有能力的人,李隆基也用自己優秀的人際關系和說服能力,說動了御林軍首領。
最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下達了發動政變的指令。
這場戰爭以李隆基的勝利告終,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登上了皇位。
李旦知道這一切都是李隆基的功勞,所以封李隆基為太子,雖然李隆基僅僅只是李旦的庶子。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的合作在政變勝利之后就崩塌了,兩人爭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