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禹當初本來就是劉秀的同窗,兩人之前曾經一起在長安讀過太學,感情特別好。
而到了打天下的階段,鄧禹更是成了劉秀的左膀右臂。
后來在劉秀統一天下的時候,鄧禹獨自率兵,攻取山西以及關中北部,為東漢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所以,后來東漢統一天下之后,鄧禹直接被封為云臺二十八將之首。
鄧家也成了東漢最頂級的一個大家族,成了很多南陽派官員家族的領袖。
而鄧禹家族,后來也就逐漸成了鄧家內部的真正核心。
最關鍵的是,鄧禹本人比劉秀還小。
所以東漢統一天下的時候,鄧禹也才剛剛35歲而已。
此后的幾十年里,鄧禹就有了足夠多的時間,教導鄧家的后輩子孫。
在東漢開國之初,高層的大家族,其實同時存在好幾個。
但是后來,好幾個頂級家族,都因為忽視了小輩的教育,導致下一代性格極為跋扈。
因為這種跋扈的性格,后來很多頂級大家族,都栽了大跟頭。
反倒是鄧家,因為鄧禹活得時間比較長,導致鄧家的家風特別好。
這也為后來鄧家長盛不衰,奠定了一個基礎。
也就是劉秀去世一年之后,鄧禹也去世了。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整個明章之治時代。
鄧家第二代的幾個兄弟姐妹,也就是鄧禹的孩子們,做事一直比較謹慎。
鄧家的二代子孫當中,幾乎沒有出現任何一個跋扈的二世祖,反倒是出了好幾個能征善戰的將軍。
鄧禹去世23年之后,這一年,鄧家出生了一個女孩鄧綏。
從親戚關系上來說,鄧綏其實是鄧禹的親孫女。
這種爺爺死了二十年之后,孫女才出生的情況。
確實不太常見,但雙方的關系確實也沒啥值得質疑的地方。
主要是當年鄧禹孩子比較多,所以生第六個兒子鄧訓的時候就比較晚。
然后鄧訓孩子也比較多,最終導致鄧綏出生的時候就很晚了。
鄧綏出生的時候,已經是漢章帝在位中期了。
當年東漢整個國家,國泰民安。
北方的匈奴,已經被徹底肢解,西域那邊,也被班超擺平了一大半。
而當時的鄧家,在幾個鄧家二代子女的打理下,也是風生水起,沒有任何衰敗的趨勢。
而鄧綏長大之后,雖然是一個女子,但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而且最關鍵的是,鄧家的這些長輩,特別開明!
在當時那個時代,幾乎所有人都覺得。
男人應該去學四書五經,去努力通過察舉制,入朝為官,這才是正道。
而對于女子來說,大家都覺得女子就應該學學女紅,學學怎么照顧好孩子和家庭,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當時幾乎所有貴族,在培養女孩的時候,往往教的都是各種琴棋書畫,以及針織女紅之類的東西。
幾乎沒有哪個女孩,在家里上學的時候,會去學四書五經之類的東西。
但是鄧綏卻屬于一個異類,鄧綏六歲的時候,就可以通讀史書。
而且,鄧綏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純粹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