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撫司參議官,并于同年十一月抵達成都。”
“但是抵達到了成都后的陸游,只是一個閑官。”
“終日無事可做的他寄情山水,醉心詩酒,卻因不得志而心中郁郁。”
“淳熙五年,陸游的詩作傳到杭州,孝宗讀后有所感動,遂調陸游返回臨安。”
“但是這個決定遭到權臣的反對,宋孝宗只好任命陸游為提舉福建路常平茶事。”
“淳熙六年,陸游又被任為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并于同年十二月抵達撫州上任。”
“次年,江西發生水災,陸游號令各郡開倉放糧。”
“親自率領吏卒用小船運糧賑災,并同時向朝廷告急,請求賑災。”
“十一月,陸游奉詔返京,卻因遭到給事中的彈劾而被罷職還鄉。”
“此后五年時間,陸游一直閑居山陰,寄情詩書與田園山色。”
“淳熙十三年,陸游被重新啟用,任嚴州知州。”
“陸游上任之后,致力于恢復當地的農業發展與生產。”
“并對貪暴吏役進行嚴厲打擊,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辛棄疾:陸游最具憂憤的一首詩,名垂后世,一呼百應。
陸游所作的大部分詩歌雄渾豪健,與大唐李白近似,故有小李白之稱。
陸游以愛國精神,轉變了南宋文人因國運而萎靡不振的詩風。
陸游天資聰穎,加上有名師教導,不到舞勺之年便能屬文作詩。
當然,他能流芳百世主要是靠他的作品。
仕途方面,他幾乎是處處碰壁。
十年寒窗苦讀日,只盼金榜題名時。
只可惜陸游一舉奪魁,名列秦檜之孫秦塤之前。
惹來秦檜嫉恨,至此仕途起伏不定。
正值盛年,他便已老慣人間。
甚至艷羨友人的功成名就,還發出了類似茍富貴,勿相忘的戲謔笑語。
這其中的故作淡然,騙得過他人卻瞞不過自己。
陸游大半輩子都在主張北伐,卻未曾得到過南宋朝廷的有效支持。
遙想當年楚雖三戶能亡秦,而如今大宋卻無抵御外敵之能人。
而他即便病骨支離,也依舊認為位卑未敢忘憂國,甚至寄希望于天地神靈。
后來陸游以詩聞名,被孝宗召見任命江西常平提舉,負責掌管糧倉、水利相關事宜。
后又被人鉆空子檢舉,他憤而辭官,閑居家鄉山陰。
當他年逾耳順,目睹奸臣當道以致誤國殄民而無可奈何,面對山河破碎、滿目瘡痍而無能為力。
陸游一腔孤憤抑制不住,創作了許多充滿戰斗情緒的愛國詩篇。
《書憤》就是其中最經典的一首,讀來感覺大氣磅礴,縱橫古今中憂憤自知。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首詩充分表達了詩人郁郁不得志的憤慨,今昔對比的落寞,古今對比的自愧弗如。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年輕氣盛,哪知世事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