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聯寫得最好,所要表達的依舊,還是一種悲痛之苦,以及當時的處境。
白發漸漸增多,歲月催人老,如今已經在慢慢地老去。
歲暮已至新春馬上就要到來,到時整個世界又會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兩句其實有著一層深刻的哲理,同時也說明詩人極為頑強,即使是隱居也依舊堅持自我。
尾聯則是再一次抒發內心的苦悶,心里思緒萬千,讓我非常的傷感。
以至于難以入睡,松樹的影子在月色下,照映在窗戶上一片空寂。
孟浩然的苦悶在這首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明明很有才華,想要成就一番事業。
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中,卻又是處處不如意。
那種情感上的失落,讓他一度傷感,陷入了悲痛之中。
但是隱居之后,又慢慢地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只是有的時候偶爾想起過往,看到眼前的景色,又會陷入悲痛。
那種復雜的心情,讓詩人感慨萬千。
“在他三十歲的時候寫了一首《書懷貽京邑同好》,他慨嘆自己在三十而立的年紀卻仍未能夠成功步入仕途,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年少時期十分喜愛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因此他也在詩中表露過與陶淵明一樣因不想再守固窮,所以表達出了他想要步入仕途結束歸隱的思想。”
“孟浩然曾經寫詩說圣主賢為寶,君何隱遁棲。”
“這句詩直接表達了他骨子中所含有儒家思想,那種只有在政治清明時期才應該出來為國效力做官的意識。”
“可見此時號稱退隱鹿門山的孟浩然已經萌生了要出山入仕的心思,并且后來直接付諸行動,再次踏上了求仕之路。”
“公元727年,孟浩然為了完成自己入朝為官的抱負,三十八歲的孟浩然首次踏上長安的土地參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大考。”
“沒想到此時的他早已經沒有了當年年少時期的那種一氣呵成的才氣,導致這次科舉考試他并沒有上榜,自然也沒有登科入仕。”
“但是此次長安之行卻讓他結識了許多久負盛名的大詩人,尤其是在長安做官的大詩人王維。”
“王維與孟浩然一見如故,不僅熱情地為孟浩然畫像,還在外界積極地宣傳孟浩然的詩作。”
“為孟浩然日后能夠步入仕途積攢名氣,補充人脈。”
“孟浩然也因此開始在人才輩出的長安城中變得小有名氣,就連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都成為了孟浩然的好友。”
“孟浩然能夠在歷史上以一位偉大的詩人名留青史,而且當時的唐朝正值唐玄宗執政前中期政治可以說是一片清明。”
“同時此時唐朝已經是處于一種以詩賦取仕的時代,例如李白就因為寫詩特別出色而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睞最后在朝中獲得了一官半職。”
“按理說憑借孟浩然的詩才應該也能和李白一樣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從而實現自己入朝為官的抱負,但沒想到孟浩然卻與自己的理想抱負擦肩而過。”
“孟浩然曾經為學三十載,閉門江漢陰。”
“小的時候不僅在縣試中一帆風順,而且經過數十年的學習現在也已經是滿腹經綸。”
“還又得到了大名人王維與張九齡兩人為他在外宣揚自己的詩與才華,因此這次在長安考試的失利讓孟浩然信心受到了大挫。”
“盡管想要直接向唐玄宗上書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又十分的猶豫不決,這樣的搖擺不定也讓孟浩然剩下的人生十分失意。”
“在這樣失意的情況之下,孟浩然寫下了《歲暮歸南山》表達了自己極其復雜的心緒。”
蘇軾:膾炙人口的孟浩然,有才又任性。
作為唐代一流的大詩人,孟浩然的才華自不必說。
有才華的人,有點性格也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