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任性到孟浩然這個份上,就已經不是灑脫能形容的了。
孟浩然有句著名的詩,叫作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表面看是謙虛,其實是發牢騷。
意思是我沒什么本事,自然不招皇帝待見。
身體又不好,總生病,給別人添麻煩,朋友們也躲著我。
這種酸溜溜的話,私下里發發牢騷也就罷了。
要命的是,他把這首詩當面念給了皇帝聽!
一次孟浩然去好朋友王維家里玩耍,這時唐玄宗突然來了。
不知為何,孟浩然嚇得不敢拜見,一股腦兒躲進了王維的床底。
誰料唐玄宗察覺不對,就問王維,王維只得如實相告。
孟浩然只好灰頭土臉地從床底下鉆出來,委實尷尬。
但更尷尬的是,當唐玄宗命他做詩時,孟浩然居然念起了《歲暮歸南山》。
里頭有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正是這句話觸怒了唐玄宗。
不論這次偶遇玄宗的經歷真實與否,孟浩然終身布衣是顯見的事實。
他的詩中,也常有隱逸不仕的意趣。
這在讀書人爭相求仕的時代,可以算是個性鮮明了。
其實,孟浩然得到過不止一次面見玄宗皇帝的機會。
時任采訪使韓朝宗很欣賞孟浩然,想向玄宗推薦他。
這位韓朝宗以愛才著稱,樂于提攜后進。
士林傳言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連李白也曾寫過《與韓荊州書》,想要與他結交。
能得到他的青眼,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機遇。
面對韓朝宗伸出的橄欖枝,孟浩然起初也欣然接受,和他一起到了長安,準備面圣。
結果到了約定的那一天,恰巧有朋友來訪,孟浩然和朋友相談甚歡,喝得酩酊大醉。
有人提醒他與韓公有約,酒興正酣的孟浩然毫不在意。
如此不管不顧,得罪了韓朝宗,引薦一事自然泡了湯。
如果說偶遇明皇的故事是民間附會,那么飲酒爽約放棄覲見,這就真的很任性了。
斷送了前程,還不是最嚴重的。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五十二歲的孟浩然得了背瘡,臥病襄陽。
病好得差不多的時候,老朋友王昌齡正好來到襄陽。
久病將愈,又逢故友來訪,孟浩然大為欣喜,和王昌齡縱情宴飲。
誰知樂極生悲,還是個病人的孟浩然,食魚飲酒。
觸發了即將痊愈的背瘡,陡然間病勢轉重,很快竟去世了。
按照常理,得了癰疽一類的疾病,人們總會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