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帶著岳霖、岳震、岳霆三個兒子,以及岳飛與前妻劉氏所生的岳雷,在艱難的旅途中飽嘗辛酸。
嶺南地區環境惡劣,生活條件極為艱苦。
他們只能住在破舊的房屋中,忍受著寒風瑟瑟的冬天和蚊蟲叮咬的夏天。
為了換取微薄的口糧,一家人不得不辛苦勞作。
地方官對他們嚴密監視,按月上報人口存亡情況,他們毫無自由可言。
岳雷在流放途中,因父兄相繼被害,心中悲憤交加。
又加上生活的困苦與折磨,最終含恨而死。
岳霖、岳震、岳霆雖在母親李娃的庇護下艱難生存,但也歷經無數磨難。
岳飛的大女兒岳安娘因已出嫁,未受牽連。
而小女兒岳銀瓶,在得知父兄被害后,四處奔走為父鳴冤,卻屢屢碰壁。
在絕望之下,年僅十三歲的她懷抱銀瓶投井自盡,以死明志。
二十年后,宋孝宗即位,為岳飛平反昭雪。
此時,岳飛的妻子和兒女終于迎來了曙光。
李娃被封為正德夫人,后又加封許多稱號。
她帶領著三個兒子北歸,結束了長達二十年的流放生活。
岳霖、岳震、岳霆也都被授予官職。
岳霖憑借自身才能和宋朝對岳飛冤案的愧疚補償,官至兵部侍郎。
他還與兒子岳珂共同努力,搜集整理岳飛遺文、事跡。
岳震、岳霆也在朝廷中擔任官職,為國家繼續貢獻力量。
岳安娘的丈夫高祚也因岳飛平反受到特別待遇,特補承信郎。
岳銀瓶雖已離世,但她的剛烈與忠義被后人傳頌。
在岳王廟旁設有孝娥祠,在岳飛故居也設有孝娥祠,以紀念這位孝女、烈女。
岳飛的家人在經歷了漫長的苦難后,終于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回報,民族英雄岳飛也得以安息。
“當地百姓得知后請求岳飛留下,但岳飛有圣旨在手不得不從。”
“見民眾多痛苦流涕,于是等待五天與跟隨他一同南遷的百姓共同南下,并奏請以漢水上游的六個州府安置這些愿意南遷的百姓。”
“岳飛回朝之后,之前所收復的失地再歸金人之手。”
“于是岳飛向宋高宗請求解除自己的兵權,但未得允許。”
“紹興十一年,岳飛得知金軍分兵過淮河南侵,宋高宗連寫十七封信命岳飛率兵增援。”
“時岳飛正患風寒,他以病體出征,得到宋高宗贊賞。”
“聽聞岳飛率軍而來,金兵一一逃散。”
“時宋金和議已簽訂,秦檜與宋高宗密謀解除岳飛、韓世忠、張俊三位大臣的兵權。”
“張俊得知韓世忠不聽從秦檜,于是想要伙同岳飛瓜分韓世忠的軍隊,但岳飛不肯。”
“加之在廬州一戰時,張俊因不敢應戰而未立戰功,對有戰功的岳飛心中有所妒。”
“張俊的想法被逢韓世忠的軍吏景著傳給了總領胡紡,胡紡則上奏朝廷。”
“秦檜得知后,將景著下獄,準備用他誣陷韓世忠,岳飛寫信勸告韓世忠面見高宗來表明自己。”
“張俊對岳飛更為不滿,于是散布謠言說岳飛倡議放棄山陽,并且秘密地把岳飛給韓世忠寫信這件事告訴秦檜,秦檜極為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