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滿腹經邦濟世的他來說,打擊無凝是巨大的。
仕途如此坎坷,壯志還不曾實現,心中自是難平。
楊炯從秘書省里過了六七年郁沉的歲月后,一下子從一個九品芝麻小官躍成為了太子李顯的帖心官員。
掌管東宮內務,職務頗為重要,高興之于寫了一首《庭菊賦》等文來表達自己的喜悅的心情。
楊炯伯父楊德干的兒子楊神讓,跟隨徐敬業在楊州起兵討伐武則天。
這次討伐事件參加的不止楊神讓,還有同為初唐四杰的駱賓王。
待事件平息后,楊德干父子被殺,駱賓王不知所蹤。
楊炯受到了株連被貶至四川梓州擔任司法參軍,結速了長達十六年穩定生活。
“當叛軍被平以后,楊炯身為直系親屬,怎么可能不受到牽連。”
“隨后他的堂兄與伯父都被殺,而她在太子總務的位置上只做了一年之久,就被貶到了當時的四川梓州。”
“他在長安26年較為穩定的生活,也因此被打破。”
“他在四川主要是擔任著軍營里的司法參軍,雖然他未曾上戰場。”
“但是他也在這個時期寫出了一系列的邊塞詩,成為了唐朝第一位邊塞詩。”
“經歷過這次貶官以后,公元690年,他先返回了洛陽,這時候的官職又是一個九品小官。”
“這一次回到仕途起點的楊炯,又難免心中抑郁。”
“為了能夠讓皇帝再一次重用自己,從四川歸來的楊炯,也變得更加圓滑世故了,也可以說他認清了現實。”
“所以在公元692年,每年的7月中旬,工裝都會給各個寺廟送盂蘭盆。”
“就趁著這次機會,楊炯獻上了一篇《盂蘭盆賦》,文章中盡情夸贊武則天。”
“終于贏得皇帝的歡心,在這一年的冬日,他終于被提拔到了盈川縣令。”
“雖然只是一個七品官職,但是也能抵去他多年心中不得志的情緒。”
“或許是他已經在這幾年的官海沉浮中看開了,不再糾結于官職大小,也不再深陷于朝廷糾紛之中。”
“現在的他更想為百姓做一些實事,所以當他在盈川上任以后,對于這份工作,他恪盡職守。”
“每年農歷6月都會親自到附近的村莊巡視,一直很受當地百姓愛戴。”
“據說他去過的地方,每年糧食都會迎來大豐收,所到之處也無蝗蟲災害。”
“雖說這種說法有些夸張,但是足以說明百姓對這位父母官的真心愛戴,最后他也在這個職位上逝世。”
“他去世以后,當地百姓為他修建了祠堂,而且每年還有專門的祭祀儀式。”
“他的一生相較于其他四人,似乎過得有些太過于平淡了。”
“終身不得賞識,仕途也從來沒有平步青云過,詩文成就更是比不上其他三人。”
“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歲月中,他卻獲得了百姓的擁戴,至今還有人在感恩他的功德。”
辛棄疾:初唐四杰楊炯,11歲當皇帝顧問、42歲跳井,一生就是一句詩。
楊炯出生在華州華陰,一個世代讀書做官的人家。
因受到家學的熏陶,加上天資聰穎,文采出眾,從小就是學霸。
9歲時便一舉通過童子考試,11歲時已經待制弘文館。
在弘文館,楊炯接觸到了許多文獻典籍。
一開始,他很開心,可以博覽群書,也打開了眼界。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炯越來越覺這份差事不能實現他的志向。
他想為民做事,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