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應該來說還是很有激勵作用的,出身微寒的駱賓王寫出了這般觀察細致的詠鵝詩,怎能不讓人心生佩服。
然而駱賓王的命運并不好,身處唐高宗武后時期,作為當時極富才名大才子,一生起起落落,最終成為政治的陪葬品。
駱賓王一生未做過什么大官,就好像是和中央的官職犯沖般,從王府幕僚出來當從九品的奉禮郎。
再到弘文館的詳正學士,卻不知是犯了什么事,得罪了什么人,直接被貶到西域,長期守衛邊疆去了。
終于好不容易在年過半百回到長安入朝成為侍御史,卻因為多次諷刺武則天當政而被下獄治罪。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首聯寫作者身陷囹圄,聽到深秋時節牢房外的蟬鳴聲,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愁思當中。
頜聯作者對著秋蟬顧影自憐,惋惜自己在這玄鬢盛年的大好時光,卻要獨自在牢獄中吟誦白頭吟這樣哀怨的詩。
頸聯作者通過描述深秋時節露水打濕秋蟬薄薄的翅翼,使得秋蟬想飛而不能飛,秋風多且聲響大。
夏日刺耳的蟬鳴在此刻顯得低沉的景象,以此來比喻自己目前的處境。
尾聯作者憤情沖天,沒有人愿意相信我的清廉高潔,有誰能夠為我表白清白的心腸。
駱賓王在次年遇赦被釋放,被貶為臨海縣丞后棄官游歷廣陵。
在此結識徐敬業,成為徐敬業的謀士。
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時,駱賓王撰寫了著名的檄文。
這篇連武則天看了都不禁惜才的檄文,這也許算是駱賓王人生的頂點。
有理由相信,駱賓王在獄中時便已經對被門閥士族把控的朝堂失去希望。
而他作為一個下級官吏受地位所限,看不懂為什么李治會把武則天推出來共理朝政。
反而受男尊女卑思想的誤導成為門閥士族的工具,站在了皇權的對立面。
而在他身陷囹圄時他發現朝堂上的大人物沒有誰為他這樣的芝麻小官申訴而徹底失望,最終和徐敬業等一批被貶官者走上造反之路。
“幾年后,小駱終于去長安謀了一職。”
“這是小駱第一次進入職場,他那剛直不阿的性格,開始讓他吃苦頭了。”
“僅幾年就遭人排擠被免職了,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家中的生計,使小駱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中。”
“正在這時候,一位貴人出手相助,推薦他去道王李元慶的府中任職。”
“李元慶是唐太宗李世民同父異母的弟弟,封為道王,此時任豫州刺史,他很賞識駱賓王的才華。”
“駱賓王干滿三年后,道王特意下了一道手諭,讓他寫一篇文章自敘才能。”
“而駱賓王自己卻認為這是自我吹噓,靠這種做法得到提拔,寧可不做,他回絕了道王。”
“這一次是駱賓王自己以他剛正不阿的性格,自斷升遷之路。”
“不久,他就離開了道王府。”
“兩次謀職混跡幕府,都被迫辭職,對駱賓王打擊也不小。”
“此時的駱賓王已不是小駱,他已人到中年,對謀事已厭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