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這首詩,從藝術上來說的確婉麗至美,從情感表達來說更是將滿篇傷情寂寥浸入人心。
第一句紗窗日落漸黃昏,寫時間之晚。
隨著紗窗日落,黃昏降臨,室內的光線越來越暗淡了。
詩人從日落漸黃昏寫起,使整個環境籠罩在暮色的氣氛之中,給人增添了凄涼的感覺。
第二句金屋無人見淚痕,寫怨人之苦,是全詩的中心句。
句中的金屋,原為漢武帝寵愛陳后主的故事,后指娶妾謂之金屋藏嬌。
此句中的金屋,表明所寫之地是與人世隔絕的深宮,所寫之人自然是幽閉深宮中的少女。
少女面對幽閉的深宮,在日落紗窗凄涼孤寂的環境之中。
無人得見,無人同情,自然要悲傷、落淚了。
淚痕二字,點明其垂淚之久,悲傷之深。
少女為什么滿臉淚痕,詩人未有交代。
但讀者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少女悲傷、怨情的緣由。
是懷念遠方的情侶,還是失寵之怨情?
這里,詩人僅用淚痕二字,便把少女悲切之程度刻畫得入木三分。
以上兩句從時間之晚,深宮之靜寂,交代了日落后環境幽暗、凄涼之特點。
如果詩人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詩的意境、手法便不見得有何高明。
詩的高妙之處,就在于作者在以下二句中,為我們所展示的另一番天地。
第三四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現在已經是晚春了,院中的花都快凋謝了,鳥也不來了,只有雪白的梨花撒滿一地。
庭院的門緊緊關閉著,空蕩蕩的一個庭院非常寂寞。
這一景物自然會使女主人公傷懷春天,進而由傷春而傷懷青春的逝去。
她獨自一人守著空房,虛度時光,不就像晚春中的梨花嗎?
雖然潔白美麗如玉,但最后總要枯萎,化成泥土,這種暗示很耐人尋味。
再說這一景物會使女主人公倍感孤獨,因為昏暗的房中本來已經孤獨一人,無人為伴了。
現在連院中的花鳥也不再陪伴她了,怪不得她要淚流滿面呢!
這首詩,寫了日落,又寫黃昏,使暮色加倍昏暗。
寫了春晚,又寫落花滿地,使春色掃地無余。
寫了金屋無人,又寫庭院空寂,更寫重門深掩。
把詩中人無依無伴、與世隔絕的悲慘處境寫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此外,詩中的日落、黃昏、春欲晚、梨花滿地。
又象征詩中人的命運,作為詩中人的影子來寫的。
這使詩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