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僅四句二十個字,篇幅雖然短小。
由于張仲素對場景選擇得非常典型,再加上他構思的新巧、剪裁的精工。
使他把軍嫂的形象、心理刻畫地非常生動具體。
達到了語約而意遠的境界,堪稱是閨怨詩的一首佳作。
“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
“自埋劍履歌塵絕,紅袖香消一十年。”
“張尚書埋在洛陽北邙山,關盼盼在燕子樓里日夜思念。”
“皇帝給重臣的待遇是劍履上朝,普通臣子不能配劍穿鞋上朝的。”
“這里劍履指的是張尚書,自從尚書埋進墳墓歌舞就與盼盼絕緣了,舞蹈穿的紅袖子壓在箱底已經十年。”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過社來。”
“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關盼盼看到鴻雁又從南方飛回,玄禽是燕子古代稱呼。”
“燕子又回到盼盼樓里筑巢,琴簫等樂器看著。”
“盼盼都沒有一點心情,任它蛛網,灰塵堆積。”
“白居易看完關盼盼的詩,內心五味雜陳,又感動于關盼盼的癡情,又傷感于張尚書的早逝。”
“今年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冢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朋友從洛陽回來,他去過張尚書的墳墓。”
“他說建墳墓時種的白楊樹長大到可以做柱子了,張尚書的紅粉佳人竟然還活在世上沒有殉情。”
“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四五枝。”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張尚書不惜金錢買許多的美女,從中挑選四五個漂亮如花的,教她們歌舞費盡了心力,但尚書死了她們一個都沒有跟著死。”
“關盼盼幽居了十年,心已如古井無波。”
“她之所以寄詩給白居易,一則和他有一宴之緣。”
“她能感覺到白居易被自己的藝術驚艷到了,她以他為知音。”
“二則她一讀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就會黯然落淚,她以為白居易是理解同情她們藝伎的。”
“張仲素回到了徐州,把白居易的詩交給關盼盼。”
“盼盼急切的打開詩稿,欣喜的讀起來,讀著讀著,臉色漸漸變得慘白,最后痛哭失聲。”
“原來白居易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官老爺男權思想,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舞蹈藝術。”
“反而在詩里責怪自已為什么不為張尚書殉情,為什么尚書死了那么久她還茍活于世?”
“哀莫大于心死,關盼盼萬念俱灰,她合上詩稿。”
“至此不吃不喝,十天后死于燕子樓。”
“消息傳到長安,白居易大為后悔。”
“他已到晚年,他也像那個時代的士大夫一樣豢養許多藝伎。”
“他最愛的是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他全部的放走她們,恢復了她們平民身份。”
“到了宋朝,蘇軾為徐州太守,一晚他夜宿燕子樓。”
“竟然夢到了關盼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夢中沒有香艷,只有斗轉星移,物是人非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