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是大唐詩壇里為數不多的長壽詩人,壽長八十多歲。
唐代宗大歷四年考取進士及了第,宋以后有書把他歸為大歷十才子。
李益的詩成就高,擅長絕句,尤其是七言,邊塞詩也很出名,有一首詩《江南曲》寫的是深入人心。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
“猧兒撼起鐘聲動,二十年前曉寺情。”
“這個世上最擾亂人心,最無可奈何的事情當數感情。””
“不管是攜手一生,還是天各一方,都總是令人難忘。”
“你見或者不見,都是你藏在心底的一道傷疤。”
“而這個世上最不可預測的事情,只有兩件,一是茫茫無際的大海,一是變化多端的人心。”
“你看不透深邃的大海,你也看不清人心的盡頭。””
“就像這首《春曉》的作者元稹,與初戀管兒突如其來的一場相遇,驚艷了青春的歲月,最終以相忘于江湖告終。”
“但元稹卻在20年后仍然念念不忘管兒,寫下多首詩懷念。”
“更是將這一段往事作為原型編寫成《鶯鶯傳》,哪怕世人都來批評和指責他。””
“罵他年少輕狂、追名逐利、薄情寡義負心漢也要記錄下他們曾經相愛的一點一滴。”
“說到《鶯鶯傳》,又讓人想到中唐的另一部傳奇《霍小玉傳》,作者是詩人蔣防。””
“蔣防在這部中描寫了霍小玉和李益的愛情糾葛,給世人演繹另一段癡情佳人薄幸郎的故事。”
“李益與霍小玉相戀,霍小玉原為霍王與一個婢女所生的女兒。”
“霍王去世后,霍小玉淪為歌妓,后來遇到李益,與李益相戀。”
“霍小玉知道自己的身份,日后很難成為李益的良配。”
“于是定下八年相戀之約,只期許八年相戀時光,隨后便自愿削發為尼。”
“但李益卻在登科后,在母親的安排下很快另娶他人,把與霍小玉約定拋到腦后。”
“導致霍小玉在日復一日的思念和等待中,20歲的年紀就香消玉殞。”
“《霍小玉傳》不過是蔣防用來詆毀李益、討好上司以求升職的工具。”
“中唐以后,牛李黨爭相爭的局面非常嚴重,把天下攪得風云四起,很多官員受其牽聯甚至喪命黃泉。”
“比如李商隱就夾在兩黨相爭的局面中一生郁悶不已。”
“當時的元稹、李紳同屬于李黨成員的骨干,而令狐楚、李益則是牛黨成員的骨干。”
“而蔣防不僅受恩于元稹和李紳,還同時是白居易的好友,為了奉承元稹,打壓敵壘,于是創作了《霍小玉傳》。”
“實際上蔣防的這一舉動,事后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多大好處。”
“元稹、李紳被罷相后,蔣防被調離出京,年僅44歲就去世了。”
蘇軾:李益出生于天寶五年,隴西狄道人,他的家鄉隴西之地是戰略要地。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
代宗廣德二年,李益的家鄉被吐蕃占領,舉家遷往中原,居于洛陽,李益始終忘不了失去家鄉的沉痛事實。
李益在中原地區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以讀書仕進為唯一目標。
代宗永泰元年,唐王朝宣布開設兩都貢舉,李益在洛陽參加河南府試的考試,而后參加省試,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