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詩一連用三個名將的故事,謳歌了戍邊將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雄渾有力,霸氣威武,其中的愛國情懷讓人心潮起伏,不愧為千古佳作。”
李清照:唐代傳奇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叫《霍小玉傳》,講述的是霍小玉與李益的愛情悲劇。
霍小玉母女原本是霍王府的婢女,霍王病逝后,她們母女二人被趕出霍王府。
為了生活,霍小玉淪落風塵。
霍小玉16歲那年,遇到了進京趕考的才子李益,二人一見如故,墜入愛河。
霍小玉知道自己身份低賤,就和李益約定,他們要好好相處八年,度過彼此生命中最好的一段時光。
八年之后,李益才剛而立之年,不影響他再覓良人。
誓言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兩年之后,李益中舉被派往華縣擔任主簿。
他為了功名利祿,馬上迎娶了豪門大戶的女兒為妻。
此后,霍小玉郁郁寡歡,相思成疾,最終香消玉殞。
這個故事被當時的文人蔣防寫成了,一直流傳到今天。
看看李益的所作所為,他就是一個渣男,但這個渣男后來活到了80余歲,成為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
李益是甘肅人,少年時由于吐蕃入侵,他們一家搬到了鄭州。
他科舉高中后,很長一段時間在兵營中從事文職工作。
在這段時間里他寫了很多邊塞詩,比如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云天就是他寫的詩句。
李益這個人還是很有才華的,雖然人品不怎么樣,但能力很強。
經過近20年在軍營中的磨練,中年以后返回長安為官。
雖然有很多鄙視李益的人品,但對他的詩還能公允評價。
總體而言,就邊塞詩這個題材而言,在中唐時期李益寫得最好。
他有從軍經歷,了解戰爭的殘酷也知道將士的英勇無畏。
當時,大唐與吐蕃之間戰爭不斷,互有傷亡。
李益看到大唐的普通士兵的英雄氣概十分感慨,在他的詩中大唐兵卒如有神助,所向披靡。
李益在邊塞詩中不僅抒發壯志豪情,也敢于揭露朝廷的無能與戍邊大將的腐敗。
這一點是同時代詩人很少涉及的主題,說明李益這個人也不是沒有一點可取之處。
在中唐時期,李益的詩作十分受歡迎,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記了他年輕時犯的錯。
李益寫詩很重視通俗,他喜歡把口語融入詩中。
同時李益這個人略懂音律,他希望自己的詩能夠唱出來,于是他在創作中特別注意音韻上的美感。
如果李益在年輕時沒有辜負霍小玉的感情,那他又會怎樣呢?
坦率講,李益的行為不算十惡不赦,但是在現代人的眼中,他始終是一個薄情郎、負心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