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練結束后吳王對孫武的軍事能力很是欣賞,拜他為上將軍。
從此,孫武的軍事生涯拉開了序幕。
公元前506年,孫武和伍子胥帶領吳國軍隊贏得了與楚國的柏舉之戰,后被史學家稱為東周第一大戰。
這一戰讓吳國快速雄起,也讓孫武名揚天下。
多年后,吳王在與越國的作戰當中不幸身亡,他的兒子夫差繼位。
在孫武的輔佐下,夫差很快便成為一方霸主,然而夫差在取得霸主之位后目空自大。
不僅看輕孫武這個功臣,更是聽信讒言殺了孫武的摯友伍子胥,這讓孫武無比的失望。
孫武在六十多歲退離朝宗,隱居鄉下,最終郁郁而終,也有史書說他受到伍子胥的牽連一同被夫差處死。
不管怎樣,孫武依然是我國古代杰出的軍事家,為我國后世軍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后人尊稱兵圣。
“孫武將自己寫成的兵書介紹給闔閭,闔閭深表驚嘆,于是要孫武向自己展現一下練兵的技巧。”
“孫武于是把宮女作為士兵進行訓練,起先宮女們完全不聽從號令。”
“孫武祭出軍法,不顧闔閭的阻止,斬殺了闔閭的兩個愛妃。”
“于是宮女們立即令行禁止,訓練有成。”
“闔閭起先十分不悅,但在伍子胥的勸說下很快意識到了孫武在這一過程中展現出的軍事才能。”
“于是任命孫武為將,負責對楚國的戰爭。”
“孫武拜將后,將目標首先放在翦除蓋馀、燭傭兩位吳國叛將上。”
“二人原為吳王僚之弟,受吳王僚命攻楚,在知道闔閭殺吳王僚自立后投降了楚國,被楚國安置在了舒。”
“孫武于是率軍攻舒,取得了成功,殺死了蓋馀和燭傭。”
“闔閭想趁勝進軍,直取楚國國都郢,但孫武認為吳國此時兵民勞頓,不適合繼續作戰,因而勸闔閭繼續等待時機。”
“此后吳軍不斷襲擾楚國邊境,斷絕楚國外交,削弱楚國力量。”
“闔閭四年,吳國再度侵擾楚國,攻取楚國的潛、六二地。”
“闔閭五年,吳國進攻與楚交好的越國,占領了越國的槜里。”
“公元前509年,吳國挑動楚國的屬國桐國反叛,楚國又中了吳國的示弱之計,派公子囊瓦進攻吳國。”
“結果在豫章被吳軍大敗,吳軍趁勝追擊,攻下了楚國的巢。”
劉徹:孫武的祖先曾是春秋時期,陳國的太子。
由于國內發生叛亂,孫武的祖先沒能繼承君位,只能跑到齊國避難。
而到了孫武祖父那一輩,因為軍功卓著,被齊景公賜姓孫氏。
所以孫武也算是世家大族之后,才學十分了得。
吳王闔閭三年,經過了幾年的休養生息,吳國的動亂已經漸漸平息。
闔閭與楚國叛將伍子胥,商議決定西進伐楚。
為了能幫助吳國完成大業,伍子胥向闔閭七薦孫子,最終闔閭才同意與孫子相見。
此時的孫子已經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著作《孫子兵法》。
孫武覲見闔閭時,將《孫子兵法》十三篇獻上。
闔閭看完之后驚為天人,就向孫武提問了很多問題。
孫武以其獨到的見解,使一心想要稱霸天下的吳王闔閭心生觸動,不禁對他稱贊連連。
于是讓孫武以180名宮女操練陣法,檢驗孫武是否只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