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夫是將門之后,周亞夫的父親周勃是西漢開國功臣,官至太尉、丞相,被封為絳侯。
周亞夫少年時代就喜讀兵書,且為人謙虛謹嚴,智謀過人,誠實穩重,左右皆稱其賢。
漢文帝前元十一年,周勃病逝,長子周勝之襲爵。
六年后,周勝之因殺人罪而被剝奪了爵位。
周亞夫擔任河內守期間,著名的女相師許負曾給周亞夫相面。
說三年之后周亞夫將封侯,再過八年為將相,之后九年餓死,周亞夫不相信許負的說法。
周亞夫改變了以車騎為主的戰術,為漢武帝徹底掃除侵邊的匈奴奠定了基礎,以少勝多平定七王之亂。
他知人善任,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戰爭中表現出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他為人剛直不阿,堅持原則,敢于直言逆上,未得善終,令人嘆息。
“后元二年,漢文帝顧念周勃功高于國,決定在周勃的兒子中另選一位繼承爵位。”
“享有賢名的周亞夫被選中為絳侯的繼承人,周亞夫被封為條侯。”
“后元六年冬,匈奴出動六萬大軍進攻中原,大舉侵擾上郡、云中郡一帶,沿途殺略甚重,直逼長安。”
“時任河內守的周亞夫被漢文帝任命為將軍,駐軍細柳,與駐在霸上的劉禮、駐在棘門的徐厲兩位將軍共同守衛長安。”
“三路大軍成鼎足之勢,守衛長安,以逸待勞,迎擊進犯之敵。”
“這三路大軍關乎國都的安危,所以漢文帝非常重視,親率文武大臣前往巡營慰勞。”
“在霸上和棘門的軍營時,漢文帝的車駕都是長驅直入,將領們下馬迎送。”
“而在周亞夫的細柳營,軍中將士都身披鎧甲、劍拔弩張,戒備森嚴,紀律嚴明,漢文帝的先遣官都進不去營地。”
“先遣官說皇帝就要來了,軍門的都尉回答說周將軍有令,在軍營里只聽周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
“漢文帝的車架到了細柳營門口也被擋住,于是漢文帝派人持符節進營通報皇帝前來勞軍,周亞夫才傳令打開營門。”
“軍門都尉向皇帝的隨從人員宣布了軍營中的規定,不得在軍營中驅馳,于是文帝讓車駕緩慢行走。”
“到了軍中營帳,周亞夫身披甲胄帶著佩劍對漢文帝做了一個長揖。”
“解釋說因為自己身穿甲胄不方便跪拜,請準許以軍禮對文帝致禮,漢文帝肅然起敬。”
“勞軍儀式結束后,漢文帝離開軍營,周亞夫未曾相送,仍然關閉營門,嚴肅整齊一如往常。”
“眾大臣對周亞夫的這一系列舉動非常驚訝,都替周亞夫捏著一把冷汗。”
“但漢文帝不僅沒有責怪周亞夫,還對周亞夫嚴厲治軍的行為加以贊賞,說周亞夫這樣的才是真正的將軍。”
“至于霸上和棘門的駐軍,戒備松弛,如同兒戲。”
“如果遇到偷襲,他們很容易就會被俘虜,像周亞夫這樣嚴于治軍,敵人怎么敢來侵犯。”
“過了一個多月,匈奴軍隊退回了塞外,漢文帝也將三支駐軍撤回。”
“隨即任命周亞夫為中尉,負責京城治安,兼領北軍,周亞夫以治軍嚴明深得皇帝賞識。”
“后元七年六月,漢文帝病重彌留之際,叮囑太子劉啟,將來國家一旦有了危難,可任命周亞夫統帥軍隊。”
“文帝去世后,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他任命周亞夫為車騎將軍,這個職位已經進入了國家軍隊的核心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