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即位后,根據讖語任命孫咸為大司馬,導致群臣反對。”
“于是劉秀讓群臣推舉,群臣都推選吳漢與漢將景丹。”
“劉秀認為吳漢有建策之勛,又有誅苗曾、謝躬的功勞,所以封其為大司馬。”
李白: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劉秀派遣吳漢率領王梁等九位將軍。
于鄴城東面的漳水河畔大敗檀鄉賊,十余萬人全部投降。
吳漢又率領諸將攻擊鄴西山賊黎伯卿等人,追到了河內修武,攻破賊兵所有屯聚。劉秀親自趕來撫問慰勞諸將與軍隊。
劉秀又復遣吳漢進兵南陽郡,攻破宛、涅陽、酈、穰新野各城,引兵南下,與秦豐戰于黃郵水上,大破敵軍。
吳漢御下不嚴,漢兵所過之處,多有侵暴行為。
破虜將軍鄧奉請求回新野省親,他見到吳漢掠奪他的家鄉,十分憤怒。
于是叛變,擊潰吳漢的軍隊,屯聚淯陽,與董等人聯合。
直到第二年夏天,漢軍才得以擊破叛軍。
吳漢與偏將軍馮異攻擊昌城五樓賊張文等人,又進攻銅馬、五幡,全部都取得了勝利。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春,吳漢率領耿弇、蓋延進攻并且降服了軹縣地區的青犢軍。
而后,吳漢又率領杜茂、陳俊等南下攻打梁王劉永,將其大將蘇茂圍困在廣樂,劉永將領周建招聚收集得十余萬人,救援廣樂。
吳漢率領輕騎迎與之戰,作戰不利,從馬上墜落下來傷了膝部,只得回營,周建于是帶兵進城。
諸將認為主將受傷休戰,屬下們會感到惶恐害怕。
于是吳漢就裹好膝部創傷而起,殺牛使士卒們飽餐,激勵士卒,于是軍心大振。
第二日,吳漢率精兵突騎,一齊鼓噪而進。
周建軍大潰,反身奔回城中。
吳漢長驅追擊,大破敵軍。
破城后,吳漢留杜茂、陳俊等守廣樂,自己率領大軍協助蓋延圍劉永于睢陽。
七月,睢陽城中食盡,劉永被部將所殺,二城全部投降。
建武四年,此時,吳漢又率領陳俊和王梁前將軍,擊潰臨平的五校賊。
追殺至東郡箕山,大敗敵軍。又北上平定清河長直和平原五里的賊寇。
當時鬲縣五姓聯合驅逐了縣令,占據城池反叛。
諸將都想進攻,吳漢不同意,認為罪在魁首,于是上書告知郡守,讓他們逮捕縣令,并派人向城內表示感激。
五姓大喜,紛紛率眾投降。
諸將都佩服吳漢不費一兵一卒就使全城投降。
冬天,吳漢率領建威大將軍耿弇、漢忠將軍王常等,擊破并降服了平原的富平、獲索。
漢光武帝建武五年賊軍趁夜偷襲漢軍營寨,軍中一片混亂,吳漢卻鎮定自若,不久就恢復了秩序。
他隨即帶領精兵突出營寨,發動突然襲擊,大敗敵軍。
他繼續追擊剩余的賊黨,一直打到無鹽縣,又平定了勃海。
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吳漢隨劉秀圍困并攻破朐城,斬殺董憲。山東自此完全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