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颎認為正是春播時間,百姓都在田野勞動,羌人雖然暫時投降,公家沒有糧食,羌虜一定再要為盜賊,不如乘虛進兵,勢必消滅。
夏天,段颎自己進營,離羌駐扎的凡亭山四五十里,派田晏、夏育率領五千人據守山上。
羌人全軍發起攻擊,厲聲問道田晏、夏育在這里不?湟中投降的羌都在何面?今天要決一生死。
軍中害怕,田晏等激勵士兵,拼命大戰,擊敗羌人。
羌軍潰散,向東逃跑,又聚集在射虎谷,分兵把守各谷上下門。
段颎計劃一舉消滅,不使他們再逃散了,于是派千人在西縣結木為柵,廣二十步,長四十里,阻攔他們。
分派田晏、夏育率七千人,悄悄地黑夜上西山,構筑陣地,離羌人一里許。
又派司馬張愷等率三千人上東山。羌人發覺,向田晏等進攻,分別遮堵汲水道。
段颎自己率步兵、騎兵進擊水上。
羌人退走,段颎于是與張愷等挾東西山,揮兵進擊,羌人大敗并潰散。
段颎追至谷上下門窮山深谷之中,處處擊破。
斬其主帥以下一萬九千人,獲牛馬騾驢氈裘廬帳什物不可勝數。
馮禪所招降的四千人,分別安置在安定、漢陽、隴西三郡,至此東羌全部平定。
段颎自出征來共一百八十戰,斬敵首三萬八千六百余級,獲牛馬羊騾驢駱駝四十二萬七千五百余頭,用費四十四億,軍士戰死四百余人。朝廷改封段颎新豐縣侯,食邑萬戶。
段颎行軍以仁愛為本,士卒有疾病,總是親自慰問、裹傷。
在邊境十多年,沒有睡過一晚好覺,與將士同甘共苦,所以軍士都愿為他死戰。
建寧三年春天,朝廷召段颎還京師,并帶秦、胡步兵騎兵五萬多人和汗血千里馬,俘虜萬余人。
靈帝派大鴻臚持節在鎬迎接慰勞。部隊到達后,以段颎為侍中,遷執金吾、河南尹。
后來,因為有盜賊挖掘了馮貴人的墓冢,段颎于是獲罪被降為諫議大夫,再升任司隸校尉。
段颎依附宦官,所以能夠保住富貴,又與中常侍王甫等結為黨羽,冤殺了中常侍鄭颯、董騰等人,因而增邑四千戶,加上從前的共一萬四千戶。
熹平二年,代李咸為太尉,同年冬天因病罷免,再為司隸校尉。
數年后,遷任潁川太守,被征授太中大夫。
光和二年,又接替橋玄為太尉。
在位一月多,因發生日食而上奏彈劾自己,有關部門上奏檢舉,詔命收其太尉印綬,并送廷尉受審。
當時司隸校尉陽球上奏誅殺王甫,牽連到段颎,于是就在獄中詰問責斥他,段颎于是服鴆自殺,家屬也被流放邊境。
后中常侍呂強上疏,追訴段颎的功績,靈帝才下詔將段颎的妻子兒女歸還本郡。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