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呂布奪取徐州,張遼也被任職為魯國國相,時年二十八歲。
之后呂布部下奉命購買軍馬,但在途中金銀被劉備軍隊劫掠了。
張遼雖與同鄉關羽交好,但仍然奉命與高順一齊攻打劉備軍隊。
被逼無奈下劉備向曹操求援,曹操便派遣夏侯惇幫助,結果張遼高順先后擊敗夏侯惇和劉備。
此時的曹操正在征討張繡,但得知劉備被擊潰的消息后,掉頭轉而攻打呂布。
呂布閉城不出,但被手下綁縛陳宮開門投降。
呂布失敗后,張遼作為降將歸順曹操,也算正式揭開了張遼的政治生涯。
此后官渡之戰爆發,張遼和關羽作為前鋒,擊敗顏良軍隊。
雖然此戰張遼風頭被關羽蓋過了,但張遼在官渡之戰中,仍數有戰功。
袁紹去世后,其子袁譚與袁尚內斗,張遼趁袁尚攻打袁譚之際,攻打鄴城。
在曹軍和袁譚的前后夾擊下,袁尚敗逃。
張遼招安當地部從后,跟從曹操進攻袁譚。
張遼擊敗袁譚后,順勢攻破了公孫度的部下。
建安十二年,曹操欲征討袁尚、袁熙與烏桓,在張遼的進諫下決心攻伐。
也是在這場白狼山之戰力,張遼與張郃、曹純等人成功斬殺了烏桓單于蹋頓,并將烏桓整個部落殺降殆盡。
白狼山之戰也是漢人擊敗胡虜的重要一戰,張遼也因此名聲卓著。
如果說白狼山之戰使得張遼名聲大噪,那么真正使張遼名震天下的戰役就不得不提逍遙津之戰了。
當時曹操帶走大批軍隊想要西征,合肥一帶只留下了張遼、樂進和李典等少量將領與部從,這空虛的戰力必然會引得孫權的進攻,于是張遼便提前做好了準備。
張遼在孫權進攻時的當夜便集結精銳將士八百人,天色剛亮便夜襲孫權營壘。
當時張遼及其部下在吳軍陣營里橫沖直撞,攻破重重包圍,甚至破圍后再次殺入解救未突破將士。
這一站張遼以八百大勝孫權十萬人馬,打得吳軍士氣全失,東吳猛將陳武也在此戰戰死。
此戰之后張遼使得魏軍士氣大增,并且獲得征東將軍的賜封,曹魏時期獲此封號的外姓將軍也僅張遼一人。
甚至此役之后,若江東小兒啼哭不止,父母也會以張遼來了作為嚇唬語氣,孩童也會不敢再哭泣。
之后幾年孫權多次向曹魏稱臣,每每進犯,都派張遼囤守。
直到后續張遼生病,孫權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遣張遼與王凌去抵御呂范的東吳水軍,依舊大破,繳獲了大量舟船。
可惜張遼后續病情越發嚴重,直至去世,其子張虎繼承他的爵位。
張遼也憑借他的英勇戰績,讓曹丕一生敬仰,讓孫權一生畏懼,并獲得五子良將之首的稱號。
他的傳奇經歷也被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配享武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