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于是派人到其墓前祭祀,又贈送他的家人一批厚禮,舉薦他的兒子擔任郡吏。”
“鄧艾在任期間,大力開墾荒野,軍民豐衣足食。”
李清照:嘉平五年,吳國太傅諸葛恪率領大軍進攻合肥新城,未能攻克,敵軍退回。
鄧艾對司馬師斷言,孫權去世,文武大臣對吳國新君并不忠心擁護,吳國世家大族擁兵自重;
諸葛恪剛剛主持朝政,缺乏威信,他不考慮如何安撫朝臣以穩定局面。
反而妄自用兵,以傾國之力攻打合肥新城失敗,死者數萬,狼狽而歸,可謂自取滅亡。
諸葛恪班師回朝,招致吳國宗室怨恨,果然被殺。
鄧艾升任兗州刺史,加授振威將軍。
他又上奏朝廷,提出發展農業和堅強備戰;
只有國家富裕,軍隊才會強盛;
軍隊強盛,作戰才能取勝;而農業是這一切的根本。
鄧艾建議朝廷設立爵位,獎賞那些努力發展工業,為國家積蓄財富的官員;
將官員的政績考核,集中在積儲糧食使百姓富裕上面,還能斷絕官員之間的人事請托,拉幫結派。
嘉平六年,司馬師廢黜少帝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晉封鄧艾為方城亭侯。
次年正月,鎮東大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舉兵反叛,派使者致書鄧艾,想聯合鄧艾討伐司馬師。
鄧艾斬殺其使者,率領大家日夜兼程進軍討伐,直奔樂嘉城,建造浮橋。
司馬師隨后趕到,大軍占據樂嘉城;
文欽率軍前來攻打,被擊敗于城下;
鄧艾率軍乘勝追擊到丘頭,文欽只好逃奔到孫吳。
孫吳大將軍孫峻等人率軍入侵,號稱大軍十萬,即將渡過長江。
鎮東將軍諸葛誕派遣鄧艾據守肥水北岸,鄧艾認為駐地距離敵軍太遠,而且不是要害之地。
于是自行決定轉移到附亭駐扎,并派遣泰山郡太守諸葛緒等人在黎漿阻擊吳國軍隊,擊退敵軍。
這一年,鄧艾被任命為長水校尉;
又因為擊潰文欽有功,被封為方城鄉侯,代理安西將軍。
雍州刺史王經被蜀將姜維圍困在狄道,鄧艾率軍前往解救,姜維退守鐘提。
朝廷正式任命鄧艾為安西將軍,假節,兼任護東羌校尉。
很多人認為姜維的軍隊力竭,不會再發起進攻。
鄧艾分析,駐守隴西的魏兵新敗,百姓流離失所,敵人必定乘勝追擊;
他推測姜維很可能進軍祁山,搶收那里的麥子作為軍糧,然后再度進攻。
不久,姜維果然向祁山進犯,聽說鄧艾已有防備,姜維于是轉而攻打南安郡。
鄧艾在段谷與姜維展開激戰,擊敗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