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魯肅繼任為大都督,負責領兵。”
“魯肅要前往陸口,途中經過呂蒙的駐地。”
“魯肅心中有些輕視呂蒙,有人勸諫魯肅,呂蒙如今功名顯赫,不能用過去的態度對待他。”
“魯肅于是下船,前往拜見呂蒙,酒至半酣,呂蒙詢問魯肅此番前去,將用什么樣的策略對付鎮守荊州的關羽。”
“魯肅表示只能隨機應變、臨時應對;”
李白:呂蒙向魯肅建議了五條計策,魯肅聽了深表贊同,被呂蒙的才略所折服,兩人結為好友。
當時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的營地鄰近,三位將領死后,子弟幼弱;
孫權決定把他們的兵馬都并歸呂蒙統領。
呂蒙堅決推辭,認為徐顧等人都為國操勞,雖然子弟幼小,不能廢除他們的兵權。
呂蒙再三上表,孫權這才同意;
呂蒙又為他們的子弟選聘老師,輔導教育。
曹操派廬江郡人謝奇擔任蘄春郡典農,在皖縣屯田,多次侵犯孫吳邊境。
呂蒙派人去引誘謝奇投降,謝奇不肯。
呂蒙就趁機發動襲擊,謝奇被迫撤退,他的部下孫子才、宋豪等人,都扶老攜幼向呂蒙投降。
后來呂蒙又率部隨孫權在濡須抵抗曹操,多次進言獻策,又勸孫權在濡須水兩岸建立壁壘,諸將反對,表示上岸攻擊敵人,再乘船離開,用不上壁壘。
呂蒙認為作戰沒有百戰百勝的,如果撤退時遭到敵人步兵、騎兵追擊,很容易來不及登船。
孫權于是采納他的建議,所有防御曹軍的措施都經過精心考慮,曹操無法攻克,只得撤退。
先前,曹操派廬江郡太守朱光駐扎在皖縣,大力開墾稻田。
朱光還派間諜深入吳國鄱陽郡招引叛匪,讓他們充當內應。
呂蒙向孫權建議,皖縣一帶的土地肥沃,如果得到一次好收成,曹操就會派更多人來,不如及早除掉這一禍患。
建安十九年,孫權決定親自進攻皖縣,他召見眾將,詢問計策。
呂蒙舉薦甘寧為先鋒,建議由甘寧率部先行攻城,自己則率領精銳兵馬隨后跟進。
作戰當天早晨,呂蒙親自擂鼓發起進攻,士卒都踴躍登上城墻,到吃早飯的時候就把城池攻破。
曹操的大將張遼帶兵趕來援救,剛抵達夾石就聽說皖城失守,只得率軍撤退。
孫權嘉獎呂蒙的功勞,提拔他擔任廬江郡太守;
將俘獲的人馬都分給呂蒙,又賞賜他屯田屬民六百人,還為他配備下屬官員三十人,呂蒙回到尋陽駐地。
不久廬陵郡發生叛亂,多次派遣將領征討都不能平定,孫權于是命令呂蒙前往征討。
呂蒙到達后,很快殺掉叛軍首領,平定叛亂。
劉備率大軍入川攻占益州,留下關羽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年,孫權派呂蒙率軍兩萬人攻打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呂蒙首先向長沙、桂陽二郡發布文書,兩郡望風而降;
只有零陵郡太守郝普據城堅守。劉備從益州率大軍趕到公安,派關羽爭奪三郡。
孫權率軍駐扎在陸口,派魯肅帶領一萬人駐扎在益陽抵擋關羽,又飛馬傳信急召呂蒙,讓他放棄攻打零陵郡,回軍支援魯肅。
“呂蒙接到孫權的命令后,并沒有公布,他當晚召集部將部署任務。”
“要求次日早晨攻城。南陽郡人鄧玄之與郝普是好友,呂蒙想讓他誘降郝普,他假意對鄧玄之表示。”
“如今劉備在漢中被曹操的大軍圍困,關羽在南郡也被孫權的大軍阻擋,在得不到救援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