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驅逐揚州刺史劉機等,占領吳越之地。”
“當時劉弘為江夏太守,得知陳敏反叛后,劉弘命陶侃屯駐夏口。”
杜牧:隨郡郡長扈懷提醒劉弘陶侃與陳敏是同鄉,又手握重兵,一旦有貳心,荊州就失去東門。
陶侃聽到消息后,派兒子陶洪、侄兒陶臻晉見劉弘,留作人質,劉弘任命二人為參軍讓他們回去了,說大丈夫相交不會忘記恩義。
此時,陳敏任命弟弟陳恢為荊州州長進攻武昌,劉弘提拔陶侃為前鋒督護攔截,陶侃把運糧船改建成戰艦。
大家都認為不可以,陶侃直言用國家的船只攻擊國家的賊寇沒有什么不可以。
陶侃與陳恢的軍隊多次交戰,數次擊破陳恢的進攻。
后又跟皮初、張光、苗光在長岐聯合擊破陳敏部將錢端。
陶侃治軍嚴厲,他將戰爭中繳獲的物質全分給士卒,自己沒有私財。
光熙元年,劉弘在荊州任上病故。
不久,陶侃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服喪,服喪期滿后被任命為東海王司馬越的參軍。
江州刺史華軼上表推薦陶侃為揚武將軍,駐軍夏口,又任命其侄兒陶臻為江州參軍。
華軼與瑯玡王司馬睿不和,陶臻擔心將來會禍及自身,便以生病為由回到陶侃身邊。
他對陶侃說華軼有大志而無才能,并且和瑯玡王有矛盾,災禍很快就會降臨到他身上。
陶侃大怒,將陶臻送到華軼處,陶臻卻轉而東投司馬睿。
司馬睿任命陶臻為參軍,并加授陶侃為奮威將軍,賜赤幢曲蓋軺車及鼓吹。
自此,陶侃也投到司馬睿麾下,同時與華軼斷絕了來往。
永嘉五年,永嘉之亂發生,洛陽被劉淵攻陷,晉懷帝被擄,司空荀藩推薦司馬睿做盟主,但是華軼不服從。
司馬睿于是派左將軍王敦率領甘卓、周訪、宋典、趙誘等人討伐華軼。華軼戰敗被斬。
司馬睿任命甘卓為湘州刺史,周訪為尋陽太守,又任命揚武將軍陶侃為龍驤將軍,兼任武昌太守。
陶侃在武昌時,天下饑荒,山中常有蠻賊攔截長江上的船只搶劫。
陶侃安排部下假扮商人在商船上引誘盜賊,盜賊中計被捉。
陶侃審問后得知這些盜賊原來是西陽王司馬羕的部下,于是派兵逼司馬羕交出其余盜賊。
司馬羕迫于壓力把自己帳下的二十人綁送出來,陶侃將他們全部斬殺,從此水陸交通安全順暢,逃亡在外的人也相繼歸來。
陶侃竭盡財力資助他們讓他們能安家定居,同時在郡東設立與夷人交易的市場,獲利頗豐。
永嘉六年,建平郡逃亡的難民首領傅密聚眾起兵,迎接巴蜀難民首領杜弢。
司馬睿派陶侃擊杜弢,命振威將軍周訪、廣武將軍趙誘受陶侃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