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字玄恭,鮮卑族人,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四個兒子,生母高氏,并不得寵。
他自幼性格謹慎厚重,沈深有大度。
年僅十五歲時,就已經身高八尺七寸,像貌英俊,體態魁梧。
慕容恪每次談論事件,都滿腹經綸,頗有籌劃,能說出經世之理。
因此得到父親的重視,傳授他兵法,并讓其隨從出征。
慕容恪跟隨慕容皝征戰,在戰場上經常有奇策。
“晉成帝咸康四年三月,慕容皝派兵攻掠令支以北諸城,并大敗段部鮮卑首領段遼軍隊,獲取大量民眾畜產。”
“同年五月,后趙皇帝石虎以前燕王慕容皝沒有聯合后趙的軍隊,擅自攻打段遼并獨占擄獲的民眾和畜產為由,舉兵討伐。”
“前燕軍被后趙軍隊圍困在大棘城,雙方交戰十幾日,后趙無法攻克,暫時撤退。”
“慕容恪受父命,率領兩千騎兵去追殺后趙軍,大敗趙軍,斬獲首級有三萬多。”
“這年十二月,段遼派使者來前燕請求投降,慕容恪跟隨父親迎接段遼,雙方密謀一起設伏攻打后趙的軍隊。”
“慕容恪奉命領七千精銳士兵埋伏在密云山,因為此前段遼先向后趙請降,又反悔向前燕請降,并與對方密謀埋伏后趙軍隊。”
“所以當時不知情的石虎派征東將軍麻秋、司馬陽裕等率領3萬軍隊來接受段遼投降,在三藏口中了慕容恪的埋伏,軍隊死傷十之六七。”
“慕容恪俘獲了司馬陽裕,麻秋逃脫。”
“晉成帝咸康五年冬,慕容皝攻打高句麗,軍隊到達新城,高句麗王釗乞降,前燕軍退還,慕容恪和兄弟慕容霸被派去攻打宇文氏的別部。”
“咸康七年冬十月,慕容恪被任命為渡遼將軍,鎮守平郭。”
“此時的前燕在將領慕容翰逃亡,慕容仁被殺后,其他將領都無法接替他們鎮守遼東。”
“直到慕容恪上任,抵達平郭撫慰舊屬,對新歸附的百姓采取懷柔政策,又屢次擊敗高句麗的軍隊,使他們畏懼,不敢來犯。”
“沒過幾年,慕容恪奉父命率兵攻打高句麗,他順利攻克南蘇,在當地設置戍守后返回前燕。”
“晉成帝建元二年,慕容皝親征鮮卑宇文部首領宇文逸豆歸。”
“慕容恪奉命與慕容霸、慕容軍及折沖將軍慕輿根等兵分三路,在前鋒將軍慕容翰的指揮下,進攻宇文軍,前燕軍隊大獲全勝。”
“宇文氏都城紫蒙川被攻克,宇文逸豆歸敗逃后死于漠北,宇文氏就此滅亡。”
“晉成帝永和二年春正月,慕容恪與世子慕容俊并兩位將軍慕容軍、慕輿根,率領一萬七千騎兵去攻打扶余國。”
“軍事戰爭全部由慕容恪統轄,他率軍順利攻下扶余,擄獲扶余王玄和部落民眾五萬多人返回前燕。”
“晉穆帝永和四年秋八月,前燕王慕容皝病重,他召來太子慕容俊,留下遺囑。”
“慕容恪智勇雙全,才能出眾,讓慕容俊一定要對他委以重任,靠慕容恪實現自己入主中原的志向。”
“次月,慕容皝去世。”
“第二年五月,趁著后趙石氏爭權內亂,慕容俊聽取謀士建議攻打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