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守河南的大將侯景起兵叛亂,向西魏南梁請降,求取援兵。”
蘇軾:慕容家帥哥出的多,慕容紹宗也生就一幅好皮囊。
他長相英俊、身材魁偉,美中不足的是少白頭,才剛二十出頭就早生華發了。
慕容紹宗平常沉默寡言,好像一個老蔫兒。
但遇事卻極有眼光,而且膽略過人。
慕容紹宗的父祖雖然都位至刺史,但在那個人命如草芥的亂世,地主家也沒余糧。
而且父親死得早,沒給他和母親兄弟們留下太多遺產,因此慕容紹宗的小日子過得也不易。
眼見得北方的亂世沒有盡頭,慕容紹宗覺得必須傍上一個大款,才能保全宗族。
他放眼四望,在搖搖欲墜的北魏,稱得上英雄的只有秀容酋帥爾朱榮。
因慕容紹宗的母親爾朱氏是爾朱榮的族姑,慕容紹宗和爾朱榮可算遠房表兄弟。
既然有這么一個好親戚,慕容紹宗就率領族人投奔了爾朱榮。
爾朱榮早就聽說自己這個表弟是個人材,一見之下,果然不凡,因此對他非常器重,委以大任。
慕容紹宗在爾朱榮帳下逐漸展露頭角,贏得了諸大佬的認可。
爾朱榮率軍進入洛陽,改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帝,是為北魏孝莊帝。
面對那些總拿有色眼鏡打量自己的北魏權貴,面對千軍萬馬從不畏懼的爾朱榮著實有些不爽。
這也沒有辦法,只要人類的鄙視鏈存在,只要權力的輪盤不停下來。
已然過慣了高高在上的好日子的洛陽權貴們就不會真正平視爾朱榮,更不會安心地俯仰在爾朱榮的權力之下。
爾朱榮被洛陽權貴瞅毛了,決定暴走一番以便樹立權威。
于是,他準備趁洛陽權貴們集體迎接新帝之際,全部予以誅殺,以血淋淋的事實警示北魏臣工,不換態度就換人。
聽到爾朱榮有如此瘋狂的打算,慕容紹宗急了,忙找到表哥極力勸諫,認為無故大殺朝臣,必失天下人心。
可是已經讓豬油蒙了心的爾朱表哥哪里聽得進這番忠告,作為契胡的后代,一旦殺心泛濫,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去。
慕容紹宗雖然很得爾朱榮信任,卻還沒達到言聽計從的境地,至少與那位爾朱榮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元天穆還有不小差距。
爾朱榮不聽慕容紹宗的勸告,于當年四月十三日,在河陰陶渚一舉溺殺北魏皇族、朝臣二千余人,就連胡太后與幼帝元釗也一同遇害。
對此,慕容紹宗心常怏怏。
說老實話,建立后燕的鮮卑慕容氏和建立北魏的鮮卑拓跋氏著深仇大恨。
當年參合陂一戰,多少慕容氏子弟死在拓跋氏的屠刀之下,之后慕容氏又有多少人在拓跋氏發起的滅國之戰中被無情殺戮。
時過境遷,當慕容紹宗的曾祖轉投北魏后,這支歷劫脫生的慕容孑遺早已融入到北魏大家庭之中。
慕容紹宗此時出言諫勸,不正表明北魏自孝文帝以來的民族融合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嗎?
“梁武帝命貞陽侯蕭淵明率軍十萬北伐,援救侯景。”
“蕭淵明屯兵寒山,與侯景形成犄角之勢,并修筑寒山堰,準備淹灌彭城。”
“高澄改封慕容紹宗為燕郡公,任命為東南道行臺,授以開府之權。”
“讓他節度三徐二兗等州軍事,與大都督高岳一同援救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