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將領新蔡王王康德由于宇文憲兵到,連夜率軍悄悄逃跑。”
“宇文憲于是向西返回。又掘開汾水,使河水向南淹沒齊軍營壘,率軍重新進入北齊境內。”
“齊人以為宇文憲難以深入,就放松了邊防戒備。”
“宇文憲于是渡過黃河,進攻伏龍等四城,兩天內全部占領。”
“又攻克張壁,繳獲其軍用物資,將城壘平掉。”
“當時斛律光在華谷,無法救援,就向北攻占姚襄城。”
“這時汾州已久被圍困,運糧通道被截斷。宇文憲派柱國宇文盛運粟接濟。”
陸游:宇文憲自己經過兩乳谷,襲擊北齊的柏社城,將其占領,又向姚襄推進。
齊人據城死守。宇文憲令柱國、譚公宇文會修建石殿城,作為汾州后援。
北齊平原王段孝先、蘭陵王高長恭率大軍抵達,宇文憲命令將士結陣以待。
大將軍韓歡被齊人偷襲,部屬奔逃,宇文憲親自督戰,齊軍稍退。
天色已晚,雙方各自收兵。
宇文護被處死以后,武帝宇文邕召宇文憲入朝,宇文憲免冠請罪。
詔命宇文憲前往宇文護宅第,收繳兵符、文書等物。隨即任命宇文憲為大冢宰。
這時武帝已經處死宇文護等人,親理朝政,打算整頓政治,統一刑令,即便牽涉到宗室中人,也不加以寬容。
宇文憲原來被宇文護所重用,從天和年間以后,威勢漸大。
宇文護欲有所言,大多令宇文憲上奏。
皇帝有允許的,也有不同意的,宇文憲擔心皇帝同丞相之間互相猜忌,每次都是委婉地說清意思。
武帝也知道他的用心,所以得以免禍。
可是仍然因為他威名太大,始終放心不下,雖然遙授冢宰之職,實際上奪去了他的權力。
開府裴文舉,是宇文憲的侍讀,武帝經常駕臨內殿,接見裴文舉。
建德三年,宇文憲晉爵為王。
宇文憲的朋友劉休征獻上《王箴》一首,宇文憲十分贊美。
后來,劉休征又把《王箴》獻給武帝。
武帝正想法除掉他的幾個弟弟,很喜歡這篇箴言。
宇文憲常常感到兵書內容繁雜廣泛,難求要旨,就自己編定為《要略》五篇,上表陳述。武帝讀后表示稱贊。
當年秋天,武帝駕臨云陽宮,臥病在床。衛王宇文直在京城舉兵叛亂。
當初,宇文直內心十分忌恨宇文憲,宇文憲權當不知,對他容讓。
又因他是武帝同母之弟,更加友愛尊敬。
處死宇文護時,宇文直堅持請求罪及宇文憲。
建德四年,武帝打算東征北齊,只同內史王誼商議此事,其他人都不知道。
后來認為諸弟的才能謀略,沒有超過宇文憲的,才告訴他。
宇文憲當即贊同東征。大軍準備出發時,宇文憲上表獻出自己的財產以贊助軍費。
于是詔命宇文憲率兵二萬為前軍,向黎陽推進。
武帝親自圍攻河陰,未能攻下。
宇文憲攻占武濟,進兵包圍洛口,攻下洛口東西二城。因為武帝患病而撤軍返回。
同年,開始設置上柱國官職,讓宇文憲擔任。
建德五年,大規模東征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