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姓久聞韓擒虎的威名和信譽,紛紛趕到韓擒虎的軍門前拜見他,晝夜不斷。”
“江南士民這些年可讓陳后主整慘了,見到高大威猛的韓大將軍后,他們總算盼到親人,找到組織了。”
“陳國將領樊巡、魯世真、田瑞等也陸續投降了韓擒虎。”
“滅陳大軍的名義統帥、晉王楊廣見韓擒虎打得如此順風順水,為自己掙足了面子,也很激動,就將這些軍情加急上奏老爹楊堅。”
“楊堅對于這場關系國運的大戰也不太有底,畢竟天下分裂已過數百年,當年前秦擺出那么大的陣勢都沒能實現統一,還把自己給玩死了。”
“如今聽說韓擒虎等將一路闖關奪寨、勢如破竹,立刻一掃憂慮,高興得不要不要的,興奮之余就大擺宴席和群臣嗨皮一番。”
“身在前線的韓擒虎自然沒有功夫參加后方的勝宴,他的心思全部都在首戰用我,用我必破強敵之上。”
“已把陳國底細摸得門清的韓大將軍,知道此時的建康猶有一戰之力,仍需出奇制勝。”
“建康虎距龍盤、地勢險要,而且尚有陳國軍將十萬之眾,加上陳國鎮東大將軍任忠又率軍自吳興入援。”
“如果陳后主能夠激勵士氣,乘隋軍未集之時分割殲滅,那么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當然他更知道遇上陳后主這樣史上少有的慫貨皇帝,陳國空有十萬大軍,并占據主場之利,仍然束手待擊,只能徒喚奈何。”
“果然,好不容易從美女侫臣環繞的綺羅宴中清醒過來,偶爾過問一下軍事的陳后主,根本不敢出城擊敵,反而讓大軍放棄鐘山、石頭等利于防守的險地,全部退守城中。”
王陽明:在陳后主看來,只有這樣才是最安全的,殊不知各路隋軍就在此后不久,輕易形成了合圍之勢,陳國的命運就此終結。
即便這樣,在大將魯廣達、蕭摩訶等人的帶領下,陳國軍隊猶自負嵎頑抗,誓為尊嚴而戰,這讓隋軍名將賀若弼吃足了暴虧,無奈失去了破關先手。
見兩軍陷入短暫的膠著狀態后,韓擒虎決定再出奇招,親率大軍直接攻向南京城防要地朱雀航。
陳叔寶派領軍將軍蔡征率軍鎮守朱雀航。蔡征這貨出身名門,曾任中書令,聽說隋軍傾國來攻,也是愛國心爆棚,居然招募萬人參軍拒敵。
可惜這些臨時抱佛腳的士兵剛剛放下鋤頭沒多久,面對盔明甲亮、戰意高揚的隋軍未戰先怯,及至聽聞隋軍主將是抓過老虎、一路沖關破寨無一合之敵的韓大將軍,立刻如同見到真老虎一樣,作鳥獸散。
在他們心中,為了那個只知享樂不恤民力的慫貨皇帝賣命不值得。
見到手下跑得溜干凈,蔡大將軍又能咋樣呢?
隋軍在韓擒虎的指揮下,一個沖鋒就占領了此前難以突破的朱雀航,順利來到建康城下、朱雀門外。
見到易守難攻的朱雀航都沒把隋軍咋地,陳國將士越發明白大勢已去,投降的人越來越多了,就連此前大老遠趕來救駕的任忠也不淡定了,在被賀若弼好好修理一番后,任忠也選擇了換崗。
不過,這貨不愿意向賀若弼投降,而是選擇了面惡心善的韓擒虎。
韓擒虎知道任忠屯守過朱雀門,就將他帶在身邊充當向導。
當韓擒虎帶著五百精騎一路狂飚殺至朱雀門下時,南陳將士仍不肯束手就擒,各個手持兵刃準備做困獸之斗。
韓擒虎也沒時間搭理這些散兵游勇,就拉上任忠,快馬加鞭地殺向陳國皇宮。
在他心里,雖然超級鄙視那個慫貨皇帝,但只有將他擒在手里,才算滅陳第一功。
后來的事實證明,陳叔寶沒有最慫,只有更慫,為了保命,竟然和愛妃躲在井里企圖逃過隋軍搜捕。
最終還是難逃被獲遭擒的命運,反而讓人看低了皇帝的體面,竟然不如自己的兒子和皇后坦然面對逼近的敵軍。
韓擒虎恩威并用,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抓住陳叔寶,為盡早結束伐陳之役創造了有利條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