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順利,拖到對方援軍到來,將腹背受敵,就算有這些戰船,也無用處。”
“如今將空船順江而下,沿途看到這些戰船的蕭銑部下,定會認為蕭銑已經戰敗,不會輕易來援,等他們探聽到確切消息,自己已攻下江陵了。”
“不久,蕭銑的援軍見到空船后,不敢來援。”
“蕭銑于江陵城內外阻絕,不得已出城請降,蕭銑覆滅。”
“李淵知悉后,龍顏大悅,封李孝恭為荊州大總管,并且找來畫師,為李孝恭畫像。”
“李孝恭上任后,在當地開荒屯田,開設銅礦,為百姓提供便利。”
蘇軾:如果按親戚關系來說的話,李孝恭得管唐高祖李淵叫一聲堂叔。
李淵的爺爺,李家的實際締造者李虎,一生一共有八個兒子。
這其中,老三是李淵他爹,而老七則是李孝恭他爺爺。
李孝恭的童年,應該算是既幸運又無奈。
他們家這一支,雖然沒繼承他太爺爺的爵位。
但他爺爺和他爹,都算是比較厲害的猛人。
尤其是李孝恭他爹,名叫李安,李安曾是隋文帝楊堅的心腹,先后出任過隋朝的內史侍郎、尚書左丞、黃門侍郎。
可惜李安死得也比較早,在李孝恭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
所以,童年時代和少年時代的李孝恭,很早就失去了父親。
但同時,他也繼承了他爹留下的爵位,日子還算過得不錯。
后來,李孝恭成年之后,也憑著祖蔭順利入仕,在隋朝做了兩年官。
不過,隨著李孝恭進入仕途,隋朝卻開始搖搖欲墜,統治漸漸崩壞。
在李孝恭27歲那年,他的堂叔李淵直接從晉陽起兵,幾個月后便攻入了長安。
第二年,李淵更是直接在長安登基,建立了唐朝。
李淵的起兵,無疑從根本上改變了李孝恭的命運。
不但讓李孝恭從一個普通貴族,一躍成為皇族旁支。
而且,因為李淵當時還沒統一天下,又怕派別的將軍去打仗,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所以特別傾向于讓李家自家人領兵。
這樣一來,正值壯年的李孝恭,自然就被李淵抓了壯丁,開始負責領兵征戰。
此后,李孝恭被李淵派到了四川那邊。
在隋朝末年那會兒,四川這邊人口其實并不算太多,而且很多都是當地的部落土著。
所以在隋朝剛剛滅亡的時候,這地方并沒有出現什么太大的割據勢力,當時還處于一個相對真空的狀態當中。
李孝恭被派到了四川這邊之后,靠著李淵給他的一些軍隊,再加上手里可以發一些官帽子,倒也順利對當地進行了照拂,將這塊地方名義上劃歸到了李唐版圖內。
不過,因為當地很多百姓,都是土著部落的居民,所以李孝恭對于當地的控制能力極低。
為了彈壓當地經常出現的叛亂,李孝恭已經是焦頭爛額,而且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孝恭生命當中最重要的那個男人,來到了他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