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韜本人的做法也有些不太注意,他毫不避諱地住進了降將王宗弼的家里。”
“王宗弼也是個鉆營的小人,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后,王宗弼便將宮中的珍寶財物全部弄到自己的家里。”
“等郭崇韜到了后,他便挑選王衍的姬妾和珍寶供奉郭崇韜,然后請求郭崇韜任命他為蜀地鎮守長官。”
“郭崇韜答應保舉他,其實這也是為了安撫他這樣的降將,因為郭崇韜出兵之前已經向李存勖推薦了孟知祥。”
“在前蜀投降之初,魏王李繼岌派人向王衍要犒賞軍隊的錢,王衍卻推托不交,使李繼岌非常生氣。”
“和后來其他的事比較一下,不難發現這其實也是宦官們想撈錢的一個借口。”
“等魏王進城之后,治他的不忠之罪,將他和兒子一同斬首,這件事使郭崇韜和李繼岌開始產生了矛盾。”
“而且,王宗弼在向郭崇韜請求蜀地長官的同時,又聯合其他人寫請愿書,要求郭崇韜為蜀地長官。”
“在宦官的挑撥下,李繼岌和郭崇韜的矛盾逐漸加深。”
“李從襲這時派宦官向延嗣帶詔書到達蜀地,命郭崇韜班師回朝。”
“但郭崇韜在向延嗣到的時候沒有按照禮節去郊外迎接,可能是因為他平時就對宦官有矛盾吧。”
“但這正好給宦官們誣陷他制造了借口,如果郭崇韜考慮周全一些。”
“即使做些表面文章,裝裝討好的樣子,也不會最后落個父子幾個被殺的悲劇性的結局。”
“向延嗣對郭崇韜沒有迎接他氣憤不已,李從襲也趁機對他說完,兩人相對流淚。”
“向延嗣回去之后,更是添油加醋地挑撥一番,嚇得劉皇后哭著請求李從襲想辦法保全兒子李繼岌。”
“李存勖又看了看蜀地的報告書,不滿地說人們都說蜀地金銀珠寶不計其數,怎么蜀地進奉的這么少呢?”
文天祥:向延嗣趁機說道臣問過很多蜀人,都說蜀地的珍寶都進了郭崇韜的府內。
還說郭崇韜撈到黃金上萬兩,白銀四十萬兩,名馬有一千匹,還有王衍的美姬六十,樂工一百犀玉寶帶一百條。
他的兒子郭廷誨也有金銀十萬兩之多,絕色的藝妓七十,其他的財物也是應有盡有。而魏王府卻只得到幾匹馬而已。
李存勖最初聽說郭崇韜想要留在蜀地時便有點不快,現在又聽說他把蜀地所有的珍寶藝妓和樂工都弄進自己的府里,不由得怒容滿面。
馬上命宦官馬彥圭火速趕往蜀地去調查郭崇韜是否班師,如班師則已,假如有意推遲逗留,就和李繼岌除掉他。
馬彥圭估計也和其他宦官一樣對郭崇韜素有矛盾,便陰險地到劉皇后那里。
禍亂如果發生,就在瞬間,怎么會有時間在數千里之外再請求圣上降旨呢?
劉皇后一聽就慌了,又去找李存勖說,李存勖這時還沒有昏庸到透頂的地步。
這個誤國的劉皇后見李存勖不肯下令殺郭崇韜,便自己寫了一道教令,讓馬彥圭交給李繼岌,讓他先動手殺掉郭崇韜。
郭崇韜班師稍微遲了一些,這并不是因為他有異心,而是蜀地剛剛平定,山林之中盜賊很多。
而孟知祥又沒有到任,郭崇韜便派將分路去招撫各地。
他怕一旦班師之后,地方會再發生混亂,沒想到這給馬彥圭當成了借口。
馬彥圭到達后,郭崇韜已經定下了出發班師的日期,而且安排了留守等待孟知祥到任的將領。
部署完了的時候,災難也就來臨了。
李從襲見李繼岌不肯聽從,又故意制造事端使郭崇韜得罪李繼岌。
然后再進行挑撥,李繼岌畢竟年輕沒有經驗,不由得就站在了他們一邊。
第二天早晨,李從襲以李繼岌的名義召郭崇韜議事,李繼岌則上樓躲開,等郭崇韜進來后,左右的伏兵出來用鐵楇打死了郭崇韜。
他的五個兒子也被殺,其中兩個死在蜀地,另外三個被殺于其他地方,家產被全部沒收。
等到后唐明宗繼位后,才下詔讓郭崇韜歸葬故鄉,賜還太原的舊有家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