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頓時軍心大亂,首尾不能相顧,見形勢逆轉。”
“幽州城中的也韓德讓命遼軍立即出城應援,三路大軍夾擊之下趙光義慘敗而逃。”
“但耶律休哥也負傷了,但他依然率軍猛追宋軍。”
“混戰中,趙光義大腿中箭,坐上驢車逃跑。”
“最終,耶律休哥還是沒能生擒趙光義。”
“但高粱河之戰,成為耶律休哥的成名之戰,遼景宗對耶律休哥大加贊賞。”
“耶律休哥于980年12月被封為于越,位極人臣。”
“后來又被加封為南面行軍都統、南京留守,全權負責對宋作戰事宜。”
“幾年之后封為北院大王,并總領南面的軍事事務。”
“高粱河戰敗后,車神趙光義整天想幽州想得睡不著,總是想挽回顏面。”
“趙光義正式下令,全軍兵分三路進攻契丹。”
“東路軍以曹彬為主帥,率十余萬宋軍作為主力。”
“中路和西路分別由田重進和潘美各率數萬宋軍,作為佯攻,牽制遼軍,配合東路主力。”
王陽明:耶律休哥,字遜寧,契丹族,出身遼國宗室,自幼飽讀兵書。
遼應歷十八年,耶律休哥因跟隨北府宰相蕭干征討烏古、室韋二部有功,而被升為惕隱。
遼乾亨元年,宋太宗趙匡義在攻滅北漢后,發動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戰役。
戰役初期,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統軍使蕭討古等皆被宋軍擊敗。
宋軍兵臨南京城下,遼國震動。
為救援南京,遼景宗征調各地遼軍精銳趕赴燕云,耶律休哥奉命率五院軍從征燕云。
耶律休哥巧妙利用有利地形,在高梁河大敗宋軍。
趙匡義本人也在戰斗中與宋軍主力失聯,大腿還被遼軍弓箭射中。
最終乘著一輛驢車逃出戰場,好生狼狽了得。
耶律休哥又趁宋軍大敗之際,率軍追殺宋軍三十余里,斬首宋軍萬余人,是為高梁河之戰。
高梁河之戰,耶律休哥成為宋軍最恐懼的對手,也成了也是宋太宗趙匡義一輩子最大的噩夢。
同年冬,遼景宗命韓匡嗣、耶律沙等率軍進攻北宋,以報復宋軍攻打幽州之仇。
耶律休哥亦率所部軍士協同韓匡嗣等攻打滿城。
宋軍以詐降之計,賺得韓匡嗣,但耶律休哥仔細觀察宋軍陣型整肅,不似敗退之軍,遂勸說韓匡嗣不得大意。
然而,韓匡嗣立功心切,滿心歡喜地帶人去接收滿城。
不成想,卻遭到宋軍突襲,遼軍大敗,留下萬余具尸體倉皇逃竄。
獨有耶律休哥整肅軍隊為遼軍斷后,這才避免了遼軍全軍覆沒得結果。
戰后,遼景宗冊封耶律休哥為北院大王,并率部在南面戍守。
遼統和元年,遼景宗去世,年幼得遼圣宗即位,太后蕭綽臨朝稱制。
蕭燕燕令耶律休哥總理南面軍務,便宜從事,耶律休哥由此成為遼國對宋作戰得前線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