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軍出井陘,遼、沁軍出邯鄲,澤、潞軍出磁州,懷、衛軍出白馬,與汴、洛軍水陸分道并進。
而察罕帖木兒親自率領精銳鐵騎,渡過孟津,經懷慶,一面擊鼓一面向東行軍。
七月,占領了東昌、冠州。八月,察罕帖木兒的大軍到達鹽河,派遣他的養子擴廓帖木兒、閻思孝等,結合關保、虎林赤等部,率精兵5萬人進攻東平。
元軍由東河造浮橋渡河,田豐派二萬軍奪橋,關保、虎林赤且戰且渡,元軍兩敗紅巾軍,占領長清,兵臨東平城下。
田豐派遣他的大將崔世英等人出戰,沒有取勝。
察罕帖木兒考慮到田豐占據山東已久,軍民大多依附于他,于是給他書信說明了順逆的大道理。
當時田豐提兵攻打穆陵關,派人去答復察罕帖木兒。
察罕帖木兒聽說之后大喜,命田豐為前鋒,跟從元軍東進,東平的王士誠、棣州俞定、東昌楊誠等人全都望風歸降。
察罕帖木兒根據朝廷的任命進封田豐為山東行省平章。
當時,山東紅巾軍諸將會聚于濟南,決定出兵齊河、禹城以抗擊元軍。
察罕帖木兒分兵三路:北路攻濟陽、章丘;中路由察罕帖木兒親自率領主力攻濟南;
南路攻泰安、益陽。察罕帖木兒中軍渡過大清河,與紅巾軍在分齊大戰,元軍獲勝,進逼濟南城。
當時北路的元軍占據了齊河、禹城,南路元軍也傳來捷報。
益都的紅巾軍見濟南危急,派遣軍隊前去救援,與察罕帖木兒的大軍在好石橋大戰,被元軍擊敗。
元軍乘勝攻圍濟南,分兵攻取了山東其他由紅巾軍控制的州郡。
元軍圍攻了濟南三月,最后攻克。
朝廷進封察罕帖木兒中書平章政事、知河南山東行樞密院事,仍然署理陜西行臺中丞。
紅巾軍失去濟南后,僅存益都這一座孤城。
益都為宋政權益都行省的治所,原由毛貴任行省平章,毛貴被殺后,眾人擁護毛貴的兒子為平章,被稱為小毛平章。
小毛年幼,無力駕馭部眾,并且山東各地的紅巾軍各自為戰。
元軍攻破山東各地后,各地敗退的紅巾軍全都會集在益都,作最后的拼死抵抗。
察罕帖木兒自濟南東進圍困益都,田豐在益都城西會見了察罕帖木兒。
察罕帖木兒命諸軍圍著益都城扎營,一共數十處,后大舉攻城,百道并進。
益都的紅巾軍守軍全力拒守。元軍又挖掘深溝,修筑起了很長的圍欄,引南洋河的水灌入城中。
至正二十二年,元軍圍攻益都數月不下。
當時田豐在益都的南門扎營,頻頻前往察罕帖木兒的大營議事,見察罕帖木兒對待朝廷的大臣非常傲慢無禮,又其施以心術,沒有一點忠臣的樣子,于是田豐非常生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