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伊脩城,都尉宋將說莎車國人和其他一些國家一起攻殺了西漢所任命的莎車王萬年,還殺了西漢使者奚充國。”
“這時匈奴又發兵攻打車師城,因為沒攻下就回去了。”
“莎車國派使者揚言說北道諸國已經歸屬匈奴,當時就攻擊劫掠南道諸國,并與他們歃血為盟背叛西漢,”
“從鄯善國向西都斷絕交通。都護鄭吉、校尉司馬意都被困在北路諸國之間。”
“馮奉世和他的副手嚴昌商議,認為如果不火速攻擊,莎車國就會日益強大,這樣形勢就難以控制,一定會危及整個西域。”
“于是以使節通告諸位國王,從而發動他們的軍隊,南北道一共一萬五千人進攻莎車國,攻占了它的城池。”
“莎車王自殺,就將他的首級傳到長安。”
“諸國都平定下來,馮奉世的威名震動西域。”
“馮奉世就收兵回國,將情況上奏朝廷。”
“馮奉世就西行到了大宛國。大宛國聽說他殺了莎車王,尊敬他超過了其他使者。”
“得到大宛名馬象龍回到長安。”
“漢宣帝很高興,就下命令議論封賞馮奉世的事。”
“少府蕭望之單獨認為馮奉世奉旨出使有其任務,卻擅自假托皇帝命令違背旨意,征發諸國兵馬,雖然有功勞,但不可以用他做后人的榜樣。”
“如果要封賞馮奉世,就開了以后出使的人的方便之門,以馮奉世做榜樣,爭相發動軍隊,邀功求賞于萬里之外,在夷狄各族中為國家滋生事端。”
“此例不可開,馮奉世不應受到封賞。”
蘇軾:漢宣帝認為蕭望之的建議好,封馮奉世為光祿大夫、水衡都尉。
黃龍元年,漢元帝即位,馮奉世任執金吾。
上郡屬國歸降西漢的一萬多胡人背叛而去。
當初,漢昭帝末年,西河郡屬國胡人伊酋若王也率領數千名人眾叛變,馮奉世立即持使節領軍隊追擊他們。
右將軍典屬國常惠去世,馮奉世接替他為右將軍典屬國,加封諸位官吏的名號。
幾年之后,做了光祿勛。
永光二年七月,隴西羌彡姐的旁支反叛,漢元帝下詔召讓丞相韋玄成、御史大夫鄭弘、大司馬車騎將軍王接、左將軍許嘉、右將軍馮奉世入朝商議對策。
當時,連年莊稼收成不好,京都谷物每石賣二百余文錢,邊境郡縣每石四百文錢,關東五百文錢。
到處鬧饑荒,朝廷正在為此憂慮,卻又遇到羌族叛變。
韋玄成等人沉默著沒有人說話。
漢元帝詢問需要用的軍隊的數量,馮奉世回答說我聽說善于用兵者,不會兩次用兵,不會三次運糧,所以軍隊不宜長時間地征戰在外而順從天意的討伐應該速戰速決。
過去經常不衡量敵人的情況,而軍隊至于損失;
多次運送糧食,則時間長耗費多,軍隊的士氣低落。
現在反叛的賊兵大約三萬人,依兵法應加倍調用六萬人。
而羌戎是使用弓矛的軍隊罷了,兵器并不犀利,可以調用四萬人,一個月足以解決。
丞相、御史、兩位將軍都認為百姓正在收獲季節,不能多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