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大將軍樊參率數萬人,渡大陽欲攻鄧禹,鄧禹派諸將在解南迎戰,大破敵軍,斬樊參。
于是王匡﹑成丹﹑劉均等合軍十余萬,共擊鄧禹。
初戰,鄧禹失利,樊崇戰死。
天黑后雙方停戰,軍師韓歆和諸將見氣勢已挫,都主張乘夜退走,鄧禹不從,認為王匡之軍雖多,但勢不強。
第二天利用王匡停止進攻之機,重新組織隊伍,調整部署。
第三天清晨,王匡盡出其軍攻打鄧禹,鄧禹令軍中不得妄動,嚴陣以待,堅守不出。
待王匡軍至營前,猝然擊鼓,全師猛撲,大破王匡軍。
王匡軍至等皆棄軍而逃,鄧禹率輕騎急追,俘劉均及河東太守楊寶﹑持節中郎將弭強,
將其斬殺,收得節六,印綬五百,兵器不可勝數,遂定河東。
同月,劉秀已在鄗邑即帝位,派使者持節拜鄧禹為大司徒。
河東既定,鄧禹又率得勝之師于汾陰渡河,入夏陽。
更始中郎將左輔都尉公乘歙,帶其部眾十萬,與左馮翊兵共同拒鄧禹于衙縣,
鄧禹再次將其攻破趕走,而赤眉軍就進入長安。
這時三輔的軍隊接連覆敗,赤眉軍所過之處殘暴掠奪,百姓不知所歸。
聽說鄧禹每每乘勝獨克而部隊紀律嚴明,于是都望風攜老扶幼迎接鄧禹軍隊,歸從的日以千數,人眾號稱百萬。
鄧禹每到之處,常停車住節,慰勞問好,父老童稚,白發垂髻,
擠滿在他車下,莫不感激歡樂,于是鄧禹名震關西。
劉秀非常高興,幾次寫信贊揚他。
鄧禹部眾皆勸入關,直接進攻長安。
但鄧禹卻取持重態度,不欲速進,便對眾將說不然,現在我部眾雖多,但能打仗的卻少,前面沒有可依賴的積蓄,后面也沒有可供轉運的資財。
赤眉軍剛剛攻取長安,財富充實,士氣銳不可擋。
然而盜賊群居,無整天的打算,財谷雖多,變故萬端,哪能堅守下去呢
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地廣人稀,谷米牲畜多,我們暫時整軍北道,就糧養士,以觀察赤眉軍的弱點,才可以設法進攻他們哩!
鄧禹所到之處,擊破赤眉軍別將諸營保,郡縣都開門歸附。
西河太守宗育遣兒子手奉鄧禹曉諭各地的文書歸降,鄧禹派遣他到國都去。
劉秀因關中未定,而鄧禹又久不進兵,遂下詔催促鄧禹進兵長安
鄧禹仍堅持前意,派軍攻取上郡諸縣,留將軍馮愔、宗歆守枸邑。
但馮愔、宗歆二人爭權相攻,馮愔遂殺宗歆,因而反擊鄧禹。
鄧禹遣使問計于劉秀,劉秀問使者馮愔最要好的人是誰,使者說是護軍黃防。
率領其部眾歸罪。更始諸將王匡、胡殷等都到宗廣處投降,與宗廣一起東歸。
到了安邑,王匡等想中途逃跑,宗廣把他們都殺了。馮愔到洛陽,赦免不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