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蔣琬、費祎、姜維三人合傳,此三人依次接替進位大將軍,掌管軍政大權,足見其在蜀漢后期的重要地位。
姜維繼承諸葛丞相遺志,信念堅定,多次北伐,也就是俗言的“九伐中原”。
蜀漢延熙元年,姜維隨大將軍蔣琬屯駐漢中,率領偏師數次西進擾攻魏境。
蜀漢延熙六年,姜維升任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
延熙十年,升任衛將軍,與新任大將軍費祎共錄尚書事,參與最高軍事決策。
本年,雍涼地區羌胡起事反魏,姜維出兵隴右接應,與魏雍州刺史郭淮等大戰于洮西。
涼州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歸降,姜維將其遷徙安置于蜀境。
蜀漢延熙十二年,姜維進兵魏西平郡,無功而返。
蜀漢延熙十六年,姜維率兵數萬出石營,經董亭包圍南安,分兵出落門,魏雍州刺史陳泰率軍進至落門截擊。姜維久攻南安不克,糧盡撤圍退兵。
蜀漢延熙十七年,姜維出兵隴西,狄道長李簡獻城投降。
繼而進軍圍攻襄武,擊殺魏將徐質,魏軍敗退。
姜維乘勝追擊,攻破河關、狄道、臨洮等縣,并遷徙此三縣士民入蜀。
蜀漢延熙十八年七月,姜維督車騎將軍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攻魏,在洮西大敗魏雍州刺史王經。
魏軍損兵數萬,王經率殘部萬人還保狄道,魏征西將軍陳泰星夜馳援,姜維撤軍而還。
蜀漢延熙十九年,姜維升任大將軍,與鎮西大將軍胡濟約定合擊上邽。
姜維率先出兵祁山,聞魏安西將軍鄧艾有備,乃改從董亭攻南安。
鄧艾軍搶先占據武城山截擊。姜維進攻無果,東下轉戰落門,隨即乘夜色東下奔襲上邽,胡濟爽約未至預定攻擊區域,又被鄧艾追兵在段谷擊敗。
姜維所部死傷慘重,星散流離,被迫撤回蜀境。
蜀漢延熙二十年,魏國淮南兵變,姜維趁機率兵數萬出駱谷,進軍至關中芒水。
魏軍堅壁死守,姜維不勝而返。
蜀漢景耀五年,姜維出兵攻魏,與魏征西將軍鄧艾大戰于侯和,為其所破。
姜維退兵沓中屯田。當時宦官黃皓和右大將軍閻宇內外勾結弄權,朝廷烏煙瘴氣。
沓中屯田,一是積谷修兵,等待時機,繼續北伐;二為遠離政治漩渦,避禍自保。
蜀漢炎興元年,魏權臣晉公司馬昭派遣鎮西將軍鐘會、征西將軍鄧艾等率大軍數道南伐蜀國。
“蜀漢延熙十六年夏,姜維率數萬人進軍石營,途徑董亭之后圍攻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為南安解圍后駐守洛門,姜維由于糧盡而班師退軍。”
“次年,姜維加督中外軍事并再次進軍隴西,致使魏國的狄道守將李簡投降,后姜維圍攻襄武與魏將徐質交戰,期間徐質斬殺蜀漢蕩寇將軍張嶷,”
“姜維將其斬殺擊敗魏軍,同時他乘勝將河間狄道、臨洮三縣百姓遷回蜀中。”
“蜀漢延熙十八年,姜維再次上書出軍并與征西大將軍張翼在朝中產生爭議,姜維不聽張翼勸告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人經枹罕攻打狄道,在洮西擊敗魏雍州刺史王經,王經退保狄道城被姜維圍困。”
“魏征西將軍陳泰解圍后,姜維率軍駐守鐘題。”
“次年春,姜維擔任蜀漢大將軍,整頓軍馬之后約定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會師上邽。”
“由于胡濟爽約未到而姜維被魏將鄧艾在段谷擊敗,蜀軍傷亡慘重而四散逃亡,姜維因此遭到蜀漢官員的怨恨,姜維上書后主劉禪請求貶官,于是劉禪將其貶為后將軍但行大將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