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曹操稱魏公,初建魏國政權,夏侯尚才被升為黃門侍郎,不過建安二十三年烏桓叛亂,
曹操第三子曹彰奉命征討,夏侯尚跟隨,最后大獲全勝,這也有著夏侯尚的功勞。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于洛陽,夏侯尚持節,護送曹操靈柩回到鄴城,先前所有的功勞都開始清算,最后封平陵亭侯,拜散騎常侍,遷中領軍。
緊接著曹丕繼位稱帝,夏侯尚的官路直接一飛沖天,改封為平陵鄉侯,遷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
在之后他負責與劉備的蜀漢對峙,還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攻下了上庸,蜀將孟達等投降,劉封敗走,而后曹丕更是大筆一揮升夏侯尚為‘征南大將軍’。
大家都知道曹丕是一個野心和抱負都極為遠大的君主,在能力上還可以說是還可以,再加上勵精圖治一顆心都撲在政事上,可以說得上是一代雄主。
在曹魏政權穩定后他就開始著手遠征東吳以及蜀漢,剛開始他是對東吳動手,夏侯尚也被調了過去率軍與曹真共同圍攻江陵,戰果斐然。
最后夏侯尚離世卻讓人比較唏噓,夏侯尚有一個特別寵愛的妾室,對其的寵愛程度比自己的正妻有過之無不及,但是因為他的正妻是曹家人,于是曹丕派人勒死了這個愛妾。
這讓夏侯尚悲傷不已,甚至精神恍惚,經常去墓地呆坐。
曹丕聽聞后對他很失望覺得以前潁川四大名士中的杜襲看不起夏侯尚是對的,但是因為夏侯尚真的是他的親信所以并沒有因為這件事冷落他。
隔年夏侯尚病重,曹丕曾多次親自去看他,握著他的手痛哭流涕。但最后在生病第二年夏侯尚去世。
夏侯尚可以說是曹丕最信任的武將,甚至在夏侯尚擔任征南大將軍時賜其“作威作福,殺人活人”之權,
這就是生殺大權還不用上報朝廷,足以見曹丕對其的信任。就是最后的結局還是讓人不僅唏噓。
“同年,曹丕稱帝,夏侯尚改封為平陵鄉侯,遷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
“于是夏侯尚和徐晃帶領一部分士兵一舉攻下了上庸,上庸蜀將孟達和劉封不和,孟達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曹魏,劉封敗走,夏侯尚平定三郡九縣,因功升為征南大將軍。”
“當時,孫權雖對魏國稱臣,但夏侯尚加緊做出進攻的準備。不久,吳魏果然再度交戰。”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駕臨宛城,命令夏侯尚率領各軍與曹真一起圍攻江陵。”
“東吳大將軍諸葛瑾與夏侯尚的軍隊隔江對峙,諸葛瑾帶兵渡河到了江中小洲,把水軍分散在附近的江面上。”
“夏侯尚夜里用許多小船,運著一萬多步、騎兵,從下游悄悄地過河,攻打諸葛瑾的各路軍隊,燒他們的船只,水陸兩路夾攻,擊敗了諸葛瑾的軍隊。”
“魏軍進攻江陵雖然在外圍戰斗中取得了很多次勝利,但是在攻城戰斗中卻遇到了很多困難。”
“因為曠日持久的戰斗,使得魏軍部隊傷亡慘重。”
“再加上當時江陵地區流行疾病,所以夏侯尚不得不被迫撤兵。”
“這場戰役超過六個月,給孫吳南郡江北地區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百姓傷亡慘重,流離失所,農田荒廢,無法繼續耕種。”
“許多劫后余生的人們都選擇遷徙到長江南岸,以躲避戰禍。”
“后又增加封邑六百戶,再加上以前的共有一千九百戶,授予假黃鉞,升為荊州牧。”
“荊州地面殘破荒涼,又與少數民族接壤,以漢水為邊界與吳國相隔,原有的居民大多居住在江南地區。”
“夏侯尚攻占上庸后,以此為通道,向西面推進七百余里,山民及少數民族都來投奔他,在黃初五、六年的時間里,向他投降并歸附于他的有數千戶。”
“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夏侯尚為昌陵鄉侯。”
“夏侯尚有個很受寵愛的小妾,受寵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他的正妻。”
“而夏侯尚的原配妻子是曹家的公主,所以魏文帝曹丕派人將這個小妾殺了。”
“夏侯尚得知后十分悲傷,精神恍惚,得了一場大病。”
“夏侯尚將小妾安葬以后,又忍不住想念她,從陵墓中挖了出來。”
“魏文帝曹丕聽說后很是憤怒,并說杜襲看不起夏侯尚確實是有根據的,然而因為他是舊臣,所以對他的恩寵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