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稱帝后,鐘繇改任廷尉,晉升爵位為崇高鄉侯。”
“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八月,鐘繇升任太尉,轉封為平陽鄉侯。”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去世,魏明帝曹叡繼位,鐘繇晉爵為定陵侯,增加封邑五百戶,共有封邑一千八百戶;”
“同年十二月,鐘繇又升任太傅。”
“當時,鐘繇膝部有病,上朝時下拜起身不便,太尉華歆也因年老患病,曹叡特許他們二人朝見時乘坐輿車,再由虎賁[hubēn]侍衛士抬上大殿就座。”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四月,鐘繇去世。”
“曹叡親自身穿喪服前往吊唁,追謚他為成侯,他的兒子鐘毓繼續爵位。”
“此外,鐘繇的弟弟鐘演和鐘演的兒子鐘劭、孫子鐘豫,在魏文帝曹丕時期都曾被封為列侯。”
蘇軾:南匈奴作亂,鐘繇出兵圍困他們,這時候袁紹的部將郭援出兵支援,
畢竟袁紹對那些草原部落有恩,雙方可以說是盟友,這邊見袁軍勢大,想撤軍,鐘繇明白,
這個時候不能撤退,一旦膽怯,諸多墻頭草勢力就會紛紛投靠袁軍,唯有背水一戰,何況郭援有勇無謀,只要謀劃得當,也不是沒有機會。
再加上馬騰派兵支援,曹軍的兵馬也足夠,其實郭援是鐘繇的外甥,
所以他才明白這個外甥的軟肋,在郭援渡河之時全面出擊,擊破了袁軍,
而郭援這個倒霉蛋,被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和鐘繇關系的龐德砍了,鐘繇也無話可說,
之后又在205年擊敗了謀反的衛固,但如果是鐘繇的功績,還是興盛了長安。
讓關中恢復了生機,在被董卓,李傕等人禍害后民不聊生的關中,
在鐘繇治理多年后恢復了元氣,后來曹操征伐馬騰看到后非常開心,于是表奏他為前軍師。
魏國建立,曹操任命鐘繇為相國,那時候太子曹丕對他推崇異常,認為魏國能做相國,讓百官作為楷模,讓天下人信服的,唯有鐘繇。
后來雖然受謀反案被罷官,不過在曹丕登基后就被官復原職,還升了侯爺的爵位和封邑,
代理賈詡做了太尉,成為了三公之一,當時曹丕曾感慨說這一代的三公風華絕代,以后恐怕都不會再有了,
可見鐘繇在士林中風評不錯,之后的鐘繇就比較低調了,在洛陽城里養老,
所以曹丕去世的時候沒有讓他當顧命大臣,因為這是曹操的臣子,和司馬懿他們不一樣,不是自己的班底,
曹叡登基后鐘繇被任命為定陵侯,做了太尉,因為有病,不方便上朝,
于是曹叡就允許他乘車坐轎,由衛士抬著上朝,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后世三公的舊例,后世三公有病,或者說特別受皇帝看重的大臣,都可以這樣入宮。
之后的鐘繇也沒什么突出的貢獻,更多時候作為一個吉祥物在朝堂之上安定人心,曾參與過曹丕關于用肉刑來替代死刑的討論,
不過當時大臣們各有各的說法,誰也無法說服誰,加上天下還未一統,也不可能全面推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