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因都護李嚴督運軍糧不力,導致諸葛亮北伐退軍,劉禪下詔廢黜李嚴為平民,舉家流放梓潼郡。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丞相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五丈原(今陜西寶雞岐山縣境內)。劉禪詔命于定軍山安葬諸葛亮,追謚其為忠武侯。
諸葛亮病逝后,魏延與丞相府長史楊儀爭權,彼此舉兵攻擊;
兩人互相上表給劉禪指責對方謀反,劉禪詢問侍中董允及丞相府留守長史蔣琬,兩人都擔保楊儀而懷疑魏延。
魏延兵敗,被平北將軍馬岱斬殺,大軍返回成都。
劉禪詔命大赦天下,提拔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統率漢中軍務;
任命蔣琬為尚書令,任命楊儀為中軍師,任命丞相府司馬費祎為后軍師,任命征西將軍姜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
建興十三年(公元235年),楊儀因言獲罪,劉禪下詔廢黜楊儀為平民,流放漢嘉郡;
不久,劉禪提拔蔣琬為大將軍。第二年,武都郡氐族首領苻健率部族四百多家投降,劉禪詔命安撫,將他們遷居到廣都縣。
第三年,劉禪皇后張氏去世,劉禪下詔追謚其為敬哀皇后;
車騎將軍吳懿病逝,劉禪又任命安漢將軍王平兼任漢中太守,接替吳懿統率漢中軍事。
敬哀皇后去世后,后宮無主,劉禪在延熙元年(公元238年)正月立敬哀皇后的妹妹為皇后,宣布大赦天下,冊立皇子劉璿為皇太子,皇子劉瑤為安定王。
劉禪擢升蔣琬為大司馬,準許其開府治事,總攬全國政務。
從延熙四年(公元241年)到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蜀漢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消耗后,國力疲敝;
蔣琬主持國政后,對內主張休養生息,安國保民;對外不再堅持北伐用兵,而是采取防守策略,與姜維先后駐扎在漢中、涪縣,防備曹魏入侵。
蔣琬駐兵在外期間,朝中政務主要交給費祎處理。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十一月,劉禪宣布大赦天下,任命尚書令費祎大將軍。
次年二月,曹魏大將軍曹爽率大軍進攻漢中,鎮北大將軍王平堅守御敵,劉禪命費祎自成都率軍前往救援,魏軍撤退。
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十一月,大司馬蔣琬去世,劉禪下詔追謚其為恭侯。
蔣琬去世后,蜀漢朝政格局改變,大將軍費祎主理內政,協守漢中;
姜維則接替蔣琬負責對外軍事,繼承武侯諸葛亮遺志興兵北伐。
姜維北伐前,蜀國內部發生兩次蠻夷部族叛亂,被姜維與鄧芝平定。
從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到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姜維先后三次出兵北伐,都無功而返。
在此期間,大將軍費祎遇刺身亡,劉禪下詔追謚其為敬侯。
蔣琬、費祎相繼去世后,朝中大臣無以為繼,而姜維又領兵在外,劉禪寵幸宦官黃皓,自此朝政日漸荒廢。
此后從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到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維又先后多次出兵北伐,其中一次曾遷居曹魏狄道、河關、臨洮三縣的百姓到綿竹縣、繁縣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