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次曾擊敗雍州刺史王經,其余皆無所獲。劉禪對姜維北伐的態度,前期較為支持;
但后期在群臣的影響下,劉禪支持姜維北伐的立場有所動搖。
蜀國內政上,劉禪在延熙十五年(公元252年),冊立皇子劉琮為西河王;
又在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擢升姜維為大將軍;同年,劉禪冊立皇子劉瓚為新平王。
此后,劉禪又兩次宣布大赦天下,改年號延熙為景耀,宦官黃皓開始專權。
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六月,劉禪冊立皇子劉諶為北地王、劉恂為新興王、劉虔為上黨王。
次年九月,劉禪先后下詔追謚已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趙云。
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十月,姜維最后一次北伐失敗,退守沓中(今甘肅舟曲以西))。
朝臣認為姜維好戰無功,國家疲敝,于是上表劉禪請求召回姜維擔任益州刺史,削奪其兵權。
宦官黃皓打算廢黜姜維,扶持右大將軍閻宇為大將軍。姜維得知后,上表請求劉禪誅殺黃皓,劉禪沒有聽從。
姜維擔心被黃皓所害,請求率兵前往沓中屯田駐守,此后不再回到成都朝見。
劉禪與姜維的君臣關系,也因此出現嫌隙。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二月,司馬昭命鄧艾、諸葛緒、鐘會兵分三路伐蜀。
姜維上表請求派遣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和廖化分別屯兵陽平關和陰平關,但劉禪被宦官黃皓所惑,不予理會。
同年十月,鄧艾偷渡陰平(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抵達江油(今四川省平武縣南壩鎮),進逼成都,蜀國震動。
劉禪詔令衛將軍諸葛瞻率軍北上阻擊鄧艾,諸葛瞻先在涪城(今四川綿陽)兵敗,又在綿竹關(今四川綿竹以東黃許鎮)戰死。
綿竹失守,鄧艾的軍隊長驅直入,抵達成都。
鄧艾兵臨城下,劉禪在光祿大夫譙周的建議下,舉國向鄧艾投降,蜀漢滅亡。
劉禪第五個兒子北地王劉諶悲忿不已,先殺死妻室兒女,然后自殺而死。
劉禪讓人抬著棺材,用繩索將自己捆綁起來,到鄧艾的軍營大門投降。
鄧艾下令解開劉禪的繩索,燒掉棺材,代表魏國皇帝任命劉禪為驃騎將軍。
劉禪投降后,發布敕令,命令蜀國境內還在堅守的軍隊投降魏國。
當時姜維、張翼、廖化、董厥等人駐扎在劍閣(今四川劍閣東北),與魏將鐘會相持不下。
姜維等人聽說諸葛瞻兵敗,又不知道劉禪的去向,于是率軍往東進入巴郡,鐘會的大軍抵達涪縣(今四川綿陽)。
此時,姜維等人接到劉禪讓他們投降的敕令,于是姜維率全軍向鐘會投降。
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正月,鐘會與監軍衛瓘合謀,將鄧艾逮捕收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