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卻特地讓費祎與自己同乘一輛車,因此眾人無不對費祎另眼相看。
諸葛亮平定南中后,有意北伐曹魏,希望能與孫吳重修舊好,結成聯盟。
于是就派遣費祎以昭信校尉的身份出使孫吳,說明情況。
吳主孫權素來善辯,愛開玩笑,吳國官員如諸葛恪、羊衜等人博學有識,巧善言辭。
面對吳國君臣的言辭刁難,費祎對答如流,毫無退讓之意。
孫權對費祎很是器重,夸贊他是蜀國能臣。
費祎出使孫吳不辱使命,返回成都后升任侍中。
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北上駐扎在漢中,上表后主劉禪,任命費祎為丞相府參軍。
后主劉禪和丞相諸葛亮都對費祎出使孫吳完成使命很滿意,因此后來費祎又頻繁出使孫吳。
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費祎升任中護軍,不久又升任丞相府司馬。
當時,丞相府長史楊儀和軍師魏延不和,兩人互相憎惡,每次見面同坐都要發生爭執,魏延有時甚至拔劍威脅楊儀,楊儀則委屈痛哭,淚流滿面。
費祎經常坐到兩個人中間,一邊勸解一邊分開兩人。
諸葛亮去世之前,楊儀和魏延能夠一起共事,各盡所能,都是費祎居中調停的功勞。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諸葛亮病逝,費祎升任后軍師。
不久,費祎由接替蔣琬擔任尚書令。蜀漢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費祎升任大將軍,錄尚書事。
次年二月,曹魏大將軍曹爽率大軍進攻興勢,鎮北大將軍王平堅守御敵,費祎指揮各軍前往救援,魏軍撤退,他因功封為成鄉侯。
不久,蔣琬又將益州刺史的職務讓給費祎,費祎兼任益州刺史。
蜀漢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大司馬蔣琬因病去世;費祎接替蔣琬擔當輔佐國政的重任。
蜀漢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費祎率軍北上進駐漢中。
費祎主政后,他的功勞和名聲,大體上可以和蔣琬相比。
從蔣琬到費祎,他們雖然駐兵在外,但后主劉禪在成都處理賞罰大事時,
都要先派使者前去咨詢,等他們下決斷后,才最終付諸行動。
由此可見,后主劉禪對費祎、蔣琬的信任。
蜀漢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夏天,費祎從漢中返回到成都。
同年冬天,費祎又率軍北上駐扎在漢壽縣。
次年,后主劉禪詔命費祎開府治事。蜀漢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新年的第一天,費祎舉行盛大聚會,魏國前來的投降者郭脩也在座。
費祎開懷暢飲,喝得酩酊大醉,毫無防備之下被郭脩趁機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