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直說:“夢中見血說明是非分明,牛角及鼻,有“公”字之像,你將來必定位至三公,這是吉祥的征兆。”
蔣琬不久就被重新啟用,后來果然位列三公。
他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執政期間,政通人和,經濟復興,特別是其“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的執政理念,
使得百姓安居,他心胸寬廣,不以公權報私仇,面對頂撞冒犯之人,總能一笑了之,他執政十余載,
不但遵循諸葛亮的治國方針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另一方面派遣姜維率軍西進,尋找北伐戰機,
而他也是蜀漢政權后期的中流砥柱,為蜀漢政權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便是蔣琬,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人,二十多歲的時候便已知名當時,后跟隨劉備,以州書佐的身份跟隨劉備入蜀,被任命為廣都縣長。
劉備曾以游覽的名義突然到達廣都,見到蔣琬喝的爛醉,不理縣中事務,于是大怒,要把他治罪處死,
諸葛亮為他求情說蔣琬是輔佐朝廷的人才,不是當縣官的材料,他施政以安民為本,不注重表面的修飾,
希望劉備再詳加考察,劉備素來敬重諸葛亮,便不對蔣琬治罪,只是將他撤職。
公元219年,劉備為漢中王,蔣琬入朝為尚書郎。
公元223年,劉禪即位,諸葛亮設立丞相府,任命蔣琬為東曹掾,后被舉為茂才,
蔣琬因自己與諸葛亮親近而怕外人非議其任人唯親,于是不受此職,執意要讓給其他人,
諸葛亮說如果為了避親故而舍棄了有德之人,就會使百姓遭受苦難,后蔣琬升遷為丞相府參軍。
公元227年,諸葛亮駐扎漢中,蔣琬和丞相長史張裔統管丞相府的所有事情,至公元230年,
接替張裔任丞相府長史,加撫軍將軍,諸葛亮多次出兵,都是蔣琬供給充足的糧食和兵源,
諸葛亮常稱贊他志向忠誠高尚,是和自己共同輔助王朝大業的人,
又秘密向后主上表,說如果自己有什么不幸,可以讓蔣琬來接替,將軍政大事交給他。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蔣琬被任命為尚書令,不久,又加官代理都護、假節,
兼任益州刺史,并升遷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當時蜀漢剛剛喪失統帥,
眾人都感到危險和恐懼,而蔣琬受到提拔,地位在群官之上,他既沒有擔憂的神色,
也沒有高興的表情,神色舉止和平常一樣,因此眾人漸漸服了他。
公元238年,劉禪下詔蔣琬開府治事,次年加封大司馬,蔣琬率軍屯駐于漢中。
東曹掾楊戲生性傲慢不講禮節,蔣琬與他交談時,他竟不應答,
于是有人想再楊戲和蔣琬中間挑撥,說您與楊戲談話,楊戲居然不回應,
這是對上怠慢,而蔣琬認為人的想法各有不同,如果楊戲贊同我說的話,
則不是出自他的本心,如果反駁我的話,就會顯示我說的不對,于是只能默不作聲,
不作回答,這才是真正的爽快人。還有督農楊敏曾詆毀蔣琬說他做事糊涂,遠遠不如他的前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