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死后,孫亮大赦天下,任用孫峻為丞相,并加封富春侯,從此孫峻獨攬大權。
同年十一月,有五只大鳥在春申出現,吳人誤以為是五只鳳凰,所以孫亮于次年改元五鳳元年。
孫峻身居相位,掌控大權,把持朝政,在他主政時期百姓都怨聲載道,與此同時,孫峻還奸淫宮女,甚至與全公主私通。
孫峻的專權使得朝中的公族大臣們感到憂慮,五鳳元年秋,吳侯孫英謀殺孫峻,因事情泄露而自殺身亡。
五鳳二年正月,魏國鎮東大將軍毋丘儉與前將軍文欽率領淮南的軍隊叛魏討伐司馬師,兩軍在樂嘉城交戰,結果淮南軍戰敗撤離。
吳國丞相孫峻與驃騎將軍呂據及左將軍留贊率軍趕往淮南,原本是打算攻打魏國壽春,但是途中得知淮南叛軍已經戰敗撤走,
于是轉而進攻魏國橐皋,而后魏國叛將文欽帶領淮南地區數萬人投吳。
同年二月,孫峻率師回朝之后,吳軍在高亭與魏軍相遇并交戰,魏軍敗退。
但同時留贊在菰陂被諸葛誕的部將蔣班所率的魏軍擊敗,留贊、孫楞、蔣脩等吳將被殺。
同年三月,東吳朝庭派鎮南將軍朱異攻打魏國安豐郡,沒能攻下。
同年秋七月,吳將軍孫儀、張怡與林恂等企圖趁會見蜀漢來使的機會發動政變、誅殺孫峻,結果沒能成功,朱公主也因此事被株連處死。
次年二月,孫峻采納征北大將軍文欽的計劃北征魏國,然而這個計劃隨著九月孫峻的病逝而告終。
五鳳三年九月,孫峻死后,其堂弟孫綝接替其位,被任命為侍中、武衛將軍,統管朝廷內外軍事大權,驃騎大將軍呂據很不服氣。
文欽、呂據等人上表推薦衛將軍滕胤擔任丞相,不過被孫綝給拒了,當時正好大司馬呂岱去世,于是孫綝便作主改任滕胤為大司馬接替呂岱駐守武昌。
呂據忍不了孫綝的專權,于是率軍回京,準備聯合滕胤討伐并廢黜孫綝。
對此,孫綝以皇帝孫亮的詔書逼迫文欽與唐咨等將領收押呂據,最后呂據被抓、滕胤被夷三族。
同年十一月,孫亮任命孫綝為大將軍,加封永寧侯。孫綝完全控制了朝政,改孫亮年號為太平元年。
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四月,十五歲的孫亮開始于正殿之上親理朝政,大赫天下。
親政之后的孫亮對孫綝的作為很是不滿,不斷向孫綝發難與問責,同時開始調查并追究當初朱公主的死因。
此外,孫亮還征召了三千多十五歲至十八歲之間的兵家子弟組建了一支軍隊,讓這支軍隊每天在皇宮內苑操練。孫亮表示自己組建這支軍隊的目的是要與他們一同成長。
同年五月,率淮南軍隊駐守壽春城的魏將諸葛誕不滿于司馬家擅權,決定叛魏投吳,司馬昭親率大軍征討諸葛誕。
面對司馬昭對諸葛誕的征討,孫亮命文欽、唐咨與全端等吳國將領率三萬步騎兵進入壽春救援諸葛誕,而后壽春城被魏軍圍困。
同年七月,孫綝率軍救援壽春,但兩次從外圍進攻都被魏軍所擊退,同時城內的吳軍也多次試圖突圍失敗。
同年九月,孫綝從外圍進攻無果后便返回了吳都建業。
同年十二月,全端、全懌等吳將出城投降司馬昭,再加上城中糧食漸漸枯竭,導致壽春守軍人心惶惶。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三月,司馬昭攻克壽春城,諸葛誕在出逃的途中被殺,孫亮派去增援的吳軍將士也或死或降。
同年七月,孫亮封原來的齊王孫奮為章安侯,并且下詔命各州郡砍伐樹木準備建造宮殿的木材。
親政之后的孫亮內心厭惡孫綝,在追查當初朱公主魯育被孫峻殺害的原委時,孫亮責備虎林督朱熊與朱熊的弟弟外部督朱損,
認為他二人不能匡正孫峻,于是命令丁奉誅殺死朱熊與朱損。對此,孫綝入宮勸諫孫亮,孫亮完全不理會孫綝的意見。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九月,孫亮因為不滿孫綝的專權,于是與太常全尚、將軍劉丞一起謀劃誅殺孫綝。
然而,孫亮的妃子同時也是孫綝堂姐的女兒,將此消息泄露給了孫綝。
于是,孫琳一方面派兵連夜控制了全尚,另一方面又派弟弟孫恩在蒼龍門外誅殺了將軍劉丞,而后帶人圍困了皇宮。
孫琳派光祿勛孟宗祭告宗廟廢黜孫亮,并且在皇宮門前召集大臣進行議事,他與群臣商議時,指控孫亮荒病昏亂,沒有身居皇位、奉祀宗廟的資格,表示自己已經祭告過先帝要將孫亮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