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是漢靈帝劉宏與何皇后的嫡長子,東漢惟一被廢黜的皇帝,史稱少帝。
劉辯幼年時被送到道人史子眇家撫養,被稱為“史侯”。中平六年(189年),靈帝去世,皇子劉辯即位
后因宦官禍亂京城,并州牧董卓被征召入洛陽。昭寧元年(189年),董卓廢劉辯,將其降為弘農王,立其弟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
第二年(190年),董卓命郎中令李儒將劉辯毒死。同年,被漢獻帝追謚為懷王。
漢靈帝認為劉辯輕薄無威儀,不可以作君主,權臣董卓亦認為其昏庸懦弱。
然而東漢末年經學家、將領盧植卻指出劉辯“行未有失”,在位期間并無重大過錯。
劉辯于熹平二年閏八月丙寅日在洛陽宮出生,父親是漢靈帝劉宏,母親是何氏。因劉辯的出生,何氏母以子貴,被封為貴人,靈帝的皇后宋氏被廢兩年后又晉升為皇后。
劉辯出生前,靈帝連續死去了幾個兒子,因此,何氏生了劉辯后,沒有養在皇宮中,而養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劉辯本名,稱他為“史侯”。
王美人生下兒子劉協,由董太后親自撫養,被稱為“董侯”。群臣請求靈帝立太子。
靈帝認為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想立劉協,但猶豫未決,一直到靈帝駕崩都遲遲未決定太子之位由誰擔任。
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靈帝駕崩于嘉德殿。之前靈帝病重時,把劉協托付給蹇碩。蹇碩當時在皇宮中,想先殺何進,然后立劉協為皇帝。
等到何進從外進去的時候,蹇碩司馬潘隱與何進很早以前就相好,在歡迎何進的同時就用眼睛示意,何進驚恐就騎馬從近道歸營,帶兵入駐百郡邸,因此托病不進去。
蹇碩的陰謀沒有實現。皇子劉辯繼皇帝位,尊稱母親為皇太后。何太后臨朝聽政,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兼領尚書事。
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熹。封皇弟劉協為勃海王,并任命后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主持尚書事務。
蹇碩在劉辯即位后仍然想改立皇子劉協,又害怕何進掌權后會殺了自己,于是求助于趙忠等其它宦官,
但他們或與何進親近,或為了自保,不聽從蹇碩的話,反而向何進出賣了蹇碩。不久,蹇碩被誅殺。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日,何進再次進入長樂宮,要求何太后同意他誅殺全體中常侍。張讓、段珪就派人去竊聽何進兄妹的談話,獲知了何進想要殺他們的消息。
于是宦官們聽到風聲,乃先下手為強,在宮中的嘉德殿前將他殺死。何進的屬下吳匡、張璋、袁術等得知何進被殺害,乃帶兵欲入后宮殺盡宦官。
第二天,宦官們裹脅何太后、劉辯、劉協以及宮內其他官員逃向北宮德陽殿,何太后中途被尚書盧植所救,張讓和段珪等人又劫持少帝、劉協去往了小平津,后被盧植追上,河南中部掾閔貢夜里到達黃河岸邊。
閔貢厲聲斥責張讓等人并例數他們賣弄國恩、脅迫君主等罪行,用手中的劍砍死數名宦官。張讓等人惶恐不安,知道死期已到,乃向少帝拱手再拜,并叩頭辭別,隨即投河自盡。
后閔貢扶著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一路向南走等著援軍。在趕回宮的過程中終于找到馬匹,少帝劉辯獨自騎一匹,陳留王劉協和閔貢合騎一匹,這時才逐漸有援軍趕來。
劉辯回宮后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昭寧元年。劉辯回宮之前,董卓去營救劉辯,劉辯見董卓時嚇得哭泣并說起話來語無倫次。
而劉協與董卓交談卻頭頭是道、毫無遺漏。又因為劉協由董太后養大,董卓認為自己與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廢黜劉辯,改立劉協為皇帝的念頭。
劉辯回宮不久后,何進與何苗的部下都投靠董卓,董卓又指使呂布殺死其主丁原,于是董卓兵力大增。之后,董卓以下雨不停止為由,讓皇帝罷免司空劉弘,由自己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