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董卓向眾臣提議廢除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帝,盧植不同意于是被董卓免去官職,逃到了上谷郡隱居。董卓派人將廢立皇帝的計劃送到太傅袁隗看,袁隗同意。
九月初一,董卓又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脅何太后下詔廢黜少帝劉辯。袁隗把少帝劉辯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劉協。然后扶劉辯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劉協稱臣。
劉辯被廢,劉協登基為帝,何太后和群臣沒有一個人敢說話。董卓又提出之前何太后曾經逼迫婆母董太皇太后,使她憂慮而死,違背了兒媳孝敬婆母的禮制為由把何太后遷到永安宮,還把年號昭寧改為永漢。
之后,董卓用毒藥害死何太后。公卿及以下官員不穿喪服,在參加喪禮時,只穿白衣而已。
獻帝初平元年正月),山東義兵大起,討伐董卓專權亂政。董卓要郎中令李儒進鴆毒毒死劉辯,劉辯不肯服用。
于是董卓強迫他飲用,逼不得已,劉辯就與妻子唐姬以及宮人飲宴作別。”
劉辯被廢黜一年之后,在董卓脅迫下自盡,享年十八。同年二月,葬于故中常侍趙忠現成的壙穴中,追謚為懷王。
少帝繼位后,尊母親何皇后為太后,由于年紀小,太后臨朝稱制。先是大赦天下,然后封九歲的皇弟劉協為渤海王。
靈帝末年,天下各地紛紛爆發民變,少帝繼位后,大權被母后所掌握,軍權被大將軍何進所掌控,導致何氏集團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導致宮變發生。
何進在誅殺蹇碩后,更進一步欲將宦官們全部誅殺,由于一人之力還是渺小,于是召董卓進京共同鏟除宦官。
但是他的妹妹何太后不同意他這樣做,于是在公元189年,收到風聲的十常侍在何進誅殺他們之前,決定先下手為強,最后在嘉德殿將何進殺死。
何進的部下袁術、吳匡等人在得知何進死后,紛紛帶兵入宮誅殺宦官。
奉令勤王的董卓,發現宮中起火,知道發生了政變,于是火速帶兵保護少帝。
找到少帝后,少帝被嚇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倒是一旁的劉協對答如流。董卓注意到劉協了,于是心中升起廢黜少帝的想法。
董卓入京后,自封為司空,權傾朝野,于是決定廢黜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新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
由于董卓手握重兵,朝中除盧植和袁紹外無人敢反對,昭寧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詔書立劉協為帝,廢黜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
廢黜少帝的第二年,董卓命令李儒進獻毒酒給弘農王,但是弘農王不喝,于是李儒便強迫他喝下去,弘農王死,時年十五歲。
劉辯,即東漢后少帝,漢靈帝劉宏之子,生母是何皇后,東漢第十三位皇帝,在位僅四個月。
劉辯在靈帝駕崩后繼位為帝,史稱少帝,由于年幼,實權掌握在臨朝稱制的母親何太后和母舅大將軍何進手中。
少帝在位時期,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內廷宦官集團這兩大敵對政治集團的火并,被迫出宮,
回宮后又受制于以“勤王”為名進京的涼州軍閥董卓,終于被廢為弘農王,成為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其同父異母弟陳留王劉協繼位為帝,是為漢獻帝。
被廢黜一年之后,劉辯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僅十五歲,其弟獻帝追謚他為懷王。
稱劉辯為皇子辯、少帝和弘農王等,但因為劉辯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漢朝正統的皇帝,不單獨為他撰寫專屬于帝王的傳記
劉辯出生于漢靈帝熹平五年,父親是漢靈帝劉宏,母親是來自南陽郡宛縣的宮女何氏,所以劉辯是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