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漢靈帝駕崩,蹇碩欲先殺何進再立劉協為帝,蹇碩的司馬潘隱是何進的舊相識,遂以眼神暗示何進,何進謊稱身體不適,速回軍營。
蹇碩計劃失敗,大將軍何進擁立劉辯為帝,是為漢少帝。將渤海王劉協改立陳留王。
何皇后稱為何太后,臨朝處理政務,國家大權實為何進掌握。
漢靈帝死后,以何進為首的外戚掌權后與內宮宦官的矛盾愈演愈烈。何進和司隸校尉袁紹密謀盡誅宦官,私下密詔并州牧董卓進京援助。
不料密謀泄露,宦官張讓、段珪等人搶先殺死何進,何進的屬下吳匡、張璋、袁術等帶兵反攻。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六日,張讓、段珪等人在宮中堅持不住,謊稱大將軍部下謀反,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等官員從天橋閣道逃向北宮德陽殿。
次日,張讓、段珪等人無力還擊,只得帶少帝、陳留王等數十人步行出谷門,逃到黃河岸邊的小平津渡口。
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遇上少帝一行,閔貢斥責張讓等人禍國亂政,殺死一眾宦官,張讓等人投河自盡。
二十八日,閔貢護駕少帝和陳留王從雒舍往南行,這時漸漸有公卿前來接駕。
董卓率領隴西鐵騎與文武百官到雒陽北郊的北邙山接迎少帝。董卓接駕后詢問禍亂經過,見劉辯驚恐不已,而劉協對答如流,董卓自認與收養劉協的董太后同族,遂有廢立之意。
回到京城后,何進以及其弟何苗的部下都被董卓收編,董卓又命呂布殺死京城護衛執金吾丁原。
此時董卓的軍隊完全控制住局勢,遂逼迫少帝策免司空劉弘,自己取而代之。九月初一日,董卓宣布廢除漢少帝劉辯,扶陳留王劉協登基,時年九歲,是為獻帝。
爾后彈劾何太后害死董太后的罪責,將其遷入永安宮,兩日后何太后被毒殺身亡。
劉協登基后,董卓自封為丞相,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掌控了中央政權。董卓放縱部下在雒陽城燒殺掠奪,無惡不作。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討伐董卓的名義紛紛起兵。起兵的州郡都在關東,史稱“關東聯軍”。
關東軍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從北、東、西三面包圍雒陽,董卓挾持劉協遷都長安。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關東諸侯爭奪領導權,以袁紹、韓馥為首倡議立幽州牧劉虞為帝,遭到袁術、曹操的反對。
劉虞的兒子劉和在朝廷擔任侍中,劉協便想憑借關東軍的力量擺脫董卓還都雒陽,但這時關東軍各諸侯忙于互相兼并擴張地盤,無意西討董卓。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司徒王允拉攏中郎將呂布密謀刺殺董卓。呂布是董卓的親信,又是其義子。
呂布因一件小事違背董卓意圖,董卓性格暴烈,拔出手戟就投向呂布,由此呂布心生隔閡。
四月,董卓入朝,由呂布等在前后侍衛。呂布早已讓同郡人、騎都尉李肅、勇士秦誼埋伏在北掖門,董卓被李肅刺傷手臂,大喊呂布求救,卻被呂布鐵茅刺死。
董卓被刺死后,王允錄尚書事,呂布晉升為奮威將軍,二人共同主持朝政。
王允掌權后,未能維持住關中局勢。董卓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賈詡等人起兵作亂,攻打京師。
六月初一,長安城淪陷,呂布戰敗逃走,李傕殺死王允,自封將軍。九月,李榷升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池陽侯,郭汜為后將軍、美陽侯,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三人控制了東漢政權。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殺樊稠,與郭汜在長安城中各自擁兵相攻。
三月,安西將軍楊定與郭汜合謀劫持劉協,事情敗露,李傕便先派李暹率兵包圍皇宮,接走劉協、貴人伏壽。
李傕的士兵則在宮中燒殺掠奪。劉協派太尉楊彪、司空張喜尚書王隆等十幾人前往郭汜營中勸和,反被郭汜扣留。
閏五月,劉協令謁者仆射皇甫酈去勸和李傕、郭汜,郭汜接受昭命,而李傕不依。十一日,劉協拜李傕為大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