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鎮東將軍張濟到長安勸和,想把劉協暫時安置在弘農。劉協也思念舊京,派人懇請李傕要求東歸,往返十余次李郭才同意。
李傕、郭汜和解,許諾以各自兒子做人質,李傕妻子不同意。最后兩人各將女兒作為人質,并封為君、食邑。
七月,郭汜、楊定、楊奉、董承護送劉協東歸。十月初一,郭汜與黨羽夏育、高碩作亂,趁夜燒毀學舍以威逼乘輿,楊奉和楊定率軍出戰,擊敗叛軍,郭汜敗逃南山。
十二月,張濟聯合李傕、郭汜在弘農東澗與董承、楊奉交戰。楊、董兵敗,死傷無數,劉協露宿曹陽。
楊、董秘密派人到河東,聯合李樂、韓暹、胡才以及南匈奴的右賢王去卑,共同擊破李傕等人,劉協才得以前行。
李傕等人又率軍而來,楊奉等人大敗,死傷更重,董承等人決定渡河,士兵們都想上船,被董承等用長矛攔住,同劉協過河的只有皇后、宋貴人、楊彪以及皇后的父親伏完,其余宮女和官員都遭到了亂兵的掠奪,死傷不計其數。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劉協在董承、張楊的護送下回到雒陽。拜張楊為大司馬,楊奉為車騎將軍,韓暹為大將軍,兼司隸校尉,韓暹和董承都留在宮中。
董承為牽制韓暹,密召曹操來雒陽。曹操到后上奏韓暹、張楊之罪,韓暹逃奔楊奉,劉協念其護駕之功而特赦。
劉協拜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隨后曹操以雒陽殘破為由,遷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曹操封為大將軍,進封武平侯。
十一月曹操升任司空、行車騎將軍事。從此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總攬朝政。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于是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
董承遂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
曹操又帶劍入宮,來殺董承之女董貴妃。此時董貴妃有孕在身,劉協求其放過,曹操仍施毒手。
伏皇后從此心生畏懼,便給父親伏完寫信,講述曹操的暴行,請求父親秘密鏟除曹操,伏完不敢動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與父親伏完的密信之事被發現。曹操大怒,逼迫劉協廢除伏皇后,并假為策書,以伏皇后卑賤出身,包藏禍心,不能承接天命為由,退去中宮之位。
遂派尚書令華歆統兵逮捕。曹操將伏皇后關到監獄里,幽閉而死。伏皇后生的兩個兒子也被毒死,伏氏宗族被處死一百多人。
伏壽母親盈被流放涿郡。伏皇后遇害之事傳到蜀地后,益州牧劉備為她發喪。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劉協立其女曹節為皇后。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自封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
曹丕當魏王后,祥瑞不勝枚舉。曹丕的親信華歆率大臣聯名上書,勸漢獻帝把帝位讓給魏王曹丕。
漢獻帝深知漢室氣數已盡,連下三道禪位詔書,懇求曹丕效仿虞舜,曹丕不受。延康元年十月乙卯日,劉協正式禪讓帝位。
先告祭祖廟,后使張音奏璽綬詔冊奉交曹丕。曹丕在桓階等人所上的“登壇受命表”上批下“可”字。
二十九日,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稱帝。改元黃初,雒陽改為洛陽,大赦天下。
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爵位在諸侯王以上,享受食邑一萬戶,對魏朝皇帝奏事不稱“臣”,接受詔書不下拜,繼續使用天子鑾駕、衣服,享受郊祀天地的禮儀,奉行漢室禮儀,祭祀漢室宗廟、祖廟、臘祭,并在山陽國濁鹿城建立都城。劉協四個受封為諸侯王的皇子,均降為列侯。
建安二十六年,劉備稱帝于蜀,孫權稱王于吳,從此天下三分。
魏明帝青龍二年三月庚寅,山陽公劉協薨,劉協從遜位到去世十四年,終年五十四歲。魏明帝曹睿率群臣親自哭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