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剛才遇到的旗人,一個月也是只有一兩多,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畢竟現在李諭也沒什么其他的法子,這就是一個穿越者首先面臨的先想盡辦法活下去
見李諭神色忽明忽暗,官員又說“后院有屋舍,你暫且住下,一日兩頓飯也在后院廚房吃。”
管吃管住,這還差不多
和官員做完登記,領了鑰匙,李諭就進了同文館。因為庚子國難的緣故,現在的戶籍管理頗為混亂,否則李諭一個沒有身份的人,找個活干是很難的。
同文館的院子很大,在后院果然找到了幾間用作住宿的屋子,一看就知閑置了不少時間,目前也沒什么人,他就隨便找了間相對干凈的。
閑著沒事,李諭隨即來到了自己工作的地點同文館藏書樓。
是的,這就是他穿越后的第一份工作做個圖書管理員
藏書樓是個五開間的大屋,基本就是大清最早的現代學校圖書館
里面的書籍許久沒人打點,顯得有些散亂,不過李諭粗粗看了看,數量還是不少的,長長的三排書架幾乎都被填滿。同文館從1862年開館,已經過去了40年,資料方面的積累確實不少。
李諭先挨個瀏覽了一下,最多的就是各國原版書籍,英文、日文、俄文、德文、法文都有,而且相當一部分就是英法日德等國的教科書。
李諭突然想到,自己還在做科研時,想在世界頂級科研期刊如sce上發表論文,可謂是難如登天如果能發上哪怕一篇,就絕對是業界頂級翹楚,隨隨便便都能當個大學教授
而現在1902年,我的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還都是萌芽階段,自己豈不能在sce上搞個專欄
這么一想就感覺自己都要飄起來李諭連忙擦了擦口水,拼命從幻想中抽了回來。
還是先當好圖書管理員吧
在西側的三個大書架,放著同文館這些年翻譯出來的中文書籍。書架的邊上寫著種類名稱政法、數學、格物學、化學等。
這個格物學其實就是物理學的意思,取自格物致知。
李諭準備先從這個角落開始,正好看看大清朝的數理教科書長什么樣,正如那個牙商說的,之后也好借機給那些王公貴胄們講講,他可不想一直當個圖書管理員,這哪能實現自己專欄作家的美夢
啊呸,怎么又想到這去了
說到現在的大清,洋務運動雖然已經破產,但一系列軍事上的失敗,讓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要學習西洋。對于當時的國人而言,西洋最直接的就是船堅炮利,而保證他們強大的,正是西洋的科學技術。
俗話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放在晚清,可不僅僅是生產力那么簡單,首先還能保證不挨打。
李諭從地上撿起來一本數學教科書,看書名是講微積分的,心想,這還不簡單得要死自己雖然不是數學專業,但眾所周知物理離不開數學,自己的數學素養那也是頂呱呱滴
可當他信心滿滿翻開時,整個人卻懵了
這這尼瑪簡直就是天書好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